是在城楼上站岗的叛军兵士。
只见这叛军兵士捡了石子后转身靠在墙垛上向城墙下张望,城墙下一个虎牙军兵士立即发射了弩箭,只听见轻轻“嗖”的一声,那叛军岗哨便被射中了咽喉,然后捂着中箭的咽喉部位,身体向城墙下栽倒下来,前排的几个虎牙军将士迅速起身上前一起搭手稳稳接住了落下来的尸体。
负责掩护的连弩手们继续蹲在地上用连弩提供掩护和警戒,而剩下的前排兵士立即从背上取下绳索和铁钩,把铁钩当做弩箭放在弩弓的发射槽对准城墙上的墙垛发射出去,接二连三的叮叮叮穿来,铁钩都落在了城墙上,绳索被拉紧后,铁钩就钩在了墙垛上。
虎牙军领头的小队长大手一挥:“上!”
其他虎牙军兵士们纷纷抽出匕首含在嘴里,然后像猿猴一样迅速而又灵巧地顺着绳索爬了上去,这一刻让李晟麾下的其他北庭军将士们看得目瞪口呆,我擦,这些人竟然还有这种本事?日后若遇到坚城不好攻打,只要深夜派出这些虎牙军摸上城墙,岂不是很轻而易举的控制城门?
在第一排虎牙军全部爬上城墙之后,第二排的虎牙军收起弩箭后也迅速用绳索向城墙上攀爬,后面又有一队虎牙军兵士用弩箭进行养护,这种战术动作配合得十分默契和熟练,显然是经过长时间演练的。
“咯吱咯吱······”蒲津关的城门被打开了,李晟见状,当即冲到关口前的道路中间拔出横刀大喝道:“破关就在眼前,将士们随我杀进蒲津关内!冲啊!”
所有人纷纷拿出兵器跟着李晟冲入蒲津关,一边冲一边大喊:“杀啊,杀啊!”
突然出现的大量喊杀声让蒲津关内的守军惊醒了,他们开始惊慌失措,到处乱窜,有的人刚才营房内跑出来就被冲进来的北庭军兵士一刀砍了脑袋,北庭军把叛军堵在营房内,出来一个砍一个,不一会儿工夫,关内营房前的地面上就铺满了叛军尸体,有一部分人住在通往安邑城的一侧城门口,听到喊杀声之后,当即就打开关门向安邑方向逃走,更有几个人还骑了马,李晟想要追赶,却是来之前座渡船无法携带战马,徒步如何又追得上骑马的叛军?只能任由那几个叛军跑掉。
天亮之后,蒲津关内剩下的叛军全部投降,李晟顺利接管了这座通往河东的关口要塞,并开始派兵驻防,安排岗哨和巡逻,并加强警戒。
鉴于已经有叛军逃向安邑方向,李晟也没有想着继续向安邑,一来他手上兵力太少,二来已经有人逃向安邑,安邑城的叛军肯定会加强守备,而且此时他已经完成了赵子良布置的任务的大部分任务,只有一个冯翎还没有攻取。
李晟当即派人渡河返回对岸让副将王洛渡船过来代替他驻守蒲津关,而他在等王洛到了并接管了防务之后就乘船返回了对岸渡口,如果石大牛没有让冯翎的守军投降,他就要想办法带兵攻取冯翎。
七月初六上午,李晟押送在蒲津关俘获的叛军俘虏返回了黄河西岸的渡口,连同之前渡口的俘虏一起进行了甄别审问,他发现这些当中大部分之前都是唐军将士,是被叛军打过来之后投降的。
李晟把这些人当中的军头找出来,询问他们愿不愿为朝廷效力,这些军头原本就是唐军,此时再做回唐军当然愿意,李晟于是又任命这些人继续做军头,只不过把他们手下人都打散了再进行混编,这样可以防止他们之间的熟人进行串联再次做出反叛之时,这样混编有利于加强对他们的控制,不过这样也有弊端,那就是战斗力在段时间之内肯定会有所下降。
此时从安邑通往蒲津关的大路上来了一支两百人的兵马,这支兵马看兵士们的甲胄和旗号却是安禄山的人马,为首的一人却是安禄山手下大将崔乾佑。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