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唐将军烈 > 第236章 朝堂争锋(1)

第236章 朝堂争锋(1)(2 / 3)

进行协商,至于发生械斗的双方当事人,臣和陈玄礼将军一致认为监曹曹长龚仁和他手下兵士不但无错,还有功,他们在人数少的情形下不畏刀剑,依然坚持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是表率楷模,应当予以嘉奖,而主要当事人梁超公然抗法、拒捕,还率先拔出兵器攻击执法官员和兵士,实在胆大妄为,如果不严惩,大唐律法、国家执法机构的威严何在?因此,臣和陈玄礼将军经过商议之后认为应该对梁超斩立决,对他麾下参与械斗的兵士发配边关戍边的惩罚,还请陛下圣裁!”

按照两人事先的约定,赵子良刚说完,陈玄礼立即跪倒在地痛哭流涕:“陛下,那梁超乃是臣的内侄,臣有负陛下所托,以至于发生这等丑事,实在是家门不幸,不过臣绝不庇护梁超那混账,他是罪有应得,臣也有管教不严之罪,还请陛下圣裁,微臣愿领罪!”

哪知有人立即站出来冷笑道:“陛下,陈玄礼和赵子良两位将军不但不自行向陛下领罪,还百般托词,把下属抛出来当挡箭牌,这明显是推卸责任!”

这人长着一副尖嘴猴腮之相,一看就知道是狡诈之徒,赵子良看了此人一眼,问道:“阁下何人?说话之前为何不向陛下和在场王公大臣通名报姓?这长安城中官员如过江之鲫,陛下日理万机,哪能记得这许多名字?你不通名报姓,陛下怎知道你是谁?”

“你······”这尖嘴猴腮的官员气得脸色发青,但赵子良这番话说得也是在理,他竟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皇帝李隆基听了赵子良这话,心里点了一个赞,心想是不是应该下个规定,以后朝臣出来说话应该通报官职和姓名,否则让朕每次都要费劲脑筋才想起说话之人姓甚名谁。不过此时为了不让两人在朝堂上吵起来,李隆基还是出声道:“赵子良,这就是弹劾你们二人的京兆府府尹刘光亮!”

“哦?原来阁下就是刘光亮?”赵子良疑惑看了看刘光亮,说道:“刘大人刚才说我和陈将军有罪,请恕末将不敢苟同,某和陈将军在此事上是有领导不力的过失,但是还称不上有罪吧?按照刘大人的逻辑,如果臣子有罪,那么是不是还要波及陛下呢?要知道这天下的官员都是陛下的臣子,都是陛下任命的呀!刘光亮你好大的胆子,竟然包藏祸心,想要把臣子有罪的责任推到陛下身上!”

那刘光亮闻言吓得脸色一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大喊冤枉:“陛下,臣冤枉啊,臣绝无此意,都是赵子良逞口舌之力而为之!”

赵子良笑道:“刘大人这话只怕又是在胡说八道,你是文官,我是武将,你读的书比我多,若论口舌之利,我哪能说得过你?你知道你刚才为什么说不过我吗?因为你不占理,因为你是夸大其词,本来只是我左监门卫内部一件小事,你却大张旗鼓、危言耸听的拿到朝堂来说,想要陷害忠良,所以你说的任何话都没有说服力!”

“咳咳!”眼看着刘光亮招架不住了,有另外一个官员站出来道:“臣礼部侍郎左世宗有话要说!”

李隆基扭头看见过去,吐出一个字:“准!”

这是个三十多岁的官员,以这个年纪做到礼部侍郎可见也是极为少见的,左世宗看着赵子良道:“赵将军,既然左监门卫府衙在械斗事件上已经有了处置决定,我等也没什么好说的,这件事情本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刘大人也只是为长安百姓着想,以后还请赵将军和陈将军严加管束,不可再出现这种事情,以免让百姓们看笑话。本官想说的是,自从赵将军上任以来把左监门卫所属的将军、校尉、兵头和兵士们搞得人心惶惶,各城门处因为检查、盘查太过仔细而花了太多时间,让进出百姓、官员和宫人都要排着长长的队伍,现在烈日炎炎,在太阳底下长时间晒着,谁受得了?搞的百姓和官员们是怨声载道,而且

最新小说: 圣心双雄 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 王猛传奇 大明:家妻上将军 明渣的逆袭 异域之星球领主 千秋之改 寒门枭主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袁术:我真不是大汉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