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登记!给武树德传达本王的诏令,命他对此案从重从快的进行审理和判决,本王等着他的亲自过来汇报审讯和判决过程!”
“是,大王!”吴损虽然不明白赵子良为何要点名让武树德审理此类,按说这种案件不需要武树德亲自审理,因为毕竟不是涉及到身份尊贵的大臣或王公,交给任何一个少卿都可以审理,但他还是立即对答应了。
十月十三早上,赵子良来到王府正厅准备处理公文,杜甫早已经在这里做好准备事宜,他见到赵子良过来便行礼道:“大王,今日大王的安排主要有两个,第一是接见礼部尚书李揆;第二是接见援军主将臧希晏、神策军军使卫伯玉、镇国军军使骆元光、援军监军马成功、古同德、穆子和等人,都安排在上午”。
赵子良点点头,对杜甫说道:“他们到了之后就让他们直接过来吧,不必另行禀报了!”
“是,大王!”
辰时刚到不久,礼部尚书李揆和左右侍郎就来了,在侍卫的带领下来到了王府正厅,赵子良正在快速处理朝廷公文和从新京发过来的紧急公文奏章。
“微臣李揆拜见摄政王!”李揆拱手行礼,身后两侧的左右侍郎也分别自报姓名行礼。
赵子良放下毛笔抬头道:“三位卿家今日来此有何事要向本王禀报?”
李揆道:“大王,再过三天科举会试就要开考,但是到目前为止,科考的考题还没有定下来。微臣先是去问过宰相元载,后又问过太子关于考题的事情,但是元大人和太子都说对出题不在行,此事还得麻烦主考官,也就是大王您了!今日微臣过来就是想请大王把考题确定下来!”
“哼,他们两个倒是想把自己的摘得干净,也把这个麻烦事推给本王,真正是居心不良!”赵子良语气颇为不满,但事情还是要做,科举考试马上就要举办了,只有三天时间,到现在为止,考题还没有弄出来,这也确实让李揆等人特别着急。
赵子良想了想,拿出一张空白干净的纸张,开始用毛笔在上面写起来,一边写一边问:“考场准备得如何了?”
李揆道:“已经全部准备妥当,但是花费的银钱还没有支付给工匠和材料商人!”
赵子良闻言抬头道:“本王就知道你会在这个时候要钱!考场所需要的皂隶、衙役和杂役都安排好了吗?一共花了多少钱?”
李揆连忙道:“都安排好了,只等考题确定就一切准备妥当!一共用去三万一千二百贯,超支了一千二百贯!”
赵子良另外拿过来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下一竖行字,然后盖上摄政王的印玺,把写好的纸张递过去说道:“凭着这个去户部领钱,多出来的二百贯是给所有负责科考期间安全、秩序和杂事的皂隶、衙役和杂役的生活补贴,花光为止,如果用得不够,则由你们户部自行贴补!”
“是是!”李揆满脸喜色的接过纸条,小心翼翼放在袖子内。
赵子良又接着在纸张写着,中途停停写写,一共用去了一刻钟才停下来,他放下毛笔对李揆三人说道:“本王想了一下,对今年的科考题目的分数做一个详细的规定和划分一下重点。考题的范围也做一些改变,咱们先说明经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和口试,儒家经典的内容包括帖经和墨义,而口试主要考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条,对吧?”
李揆点头道回答:“是的!”
赵子良道:“好,这次明经科考试,考卷的总分数为一百分,帖经和墨义占三十分;经问大义十条,每一条一分;时务策三道,每道二十分,一共一百分。帖经、墨义以及口试的经问大义十条由你们礼部自行确定题目,本王来定时务策三道,第一道题目是像李忠臣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