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末国色江山 > 第二六一章 图穷而匕首现

第二六一章 图穷而匕首现(1 / 3)

金陵城中的紫竹园如今已是天下皆知的金陵胜景之一,这座占地十四亩的秀美之地,不但拥有技术高超德名远播的道教上清派医馆,还有声名赫赫天下皆知的庞大制鞋作坊。

然而,最有名气、最为天下所瞩目的并非医馆和制鞋工坊,而是坐落在风景如画戒备森严的西跨院里的《江南时报》报社。

数月前还被天下士林所不齿的斯文败类阮大钺,如今已是声名远扬地位超然的《江南时报》社长兼主编,以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打造出影响深远震动四方的《江南时报》,一举扭转自己多年的负面影响,获得越来越多的赞誉,数年前他的两本大作《燕子笺》、《春灯谜》也刊行天下,连续印制两次共50,000册仍然供不应求,成为十里秦淮和大江南北无数窈窕淑女名门闺秀心目中的江南第一才子。

午时刚过,从紫阳观匆匆返回的阮大钺满脸兴奋地进入西厢房,向纷纷站起的五十余名编辑大声宣布:

“各位挚友,先把明日版面放一放,集中精神编排一期《特刊》,头版头条本人亲自操刀,其余文章拜托诸位齐心协力立即撰写,中心议题两个:第一,皇上钦命的宝山卫指挥使、昭毅将军朱道临大人为解万民之苦,从海外运回5,000吨玉米和面粉,自明日起,在上元码头和紫阳观南面三岔路口百货商行,向所有为粮价飞涨而饥寒交迫的民众低价发售,玉米每100斤售价仅8钱银子……”

话音未落,满堂惊呼一片,紧接着便是一片喝彩和赞颂。

阮大钺再次击掌恳请安静:“诸位听我说完再议吧!第二个中心议题是,佛郎机贸易船队两次为我大明送来200余门急需的火炮,支持我大明军队抗击伪清,平定内乱,并运回价值300万两银子的各种货物。”

“虎山庄园天工商行根据30税1的国策,主动向皇上缴纳10万两税银,相比之下,我大明东南沿海每天都有难以计数的货船进进出出,每年上缴内库的税银仅为区区5万两银子,内中原委触目惊心啊!”

“好了,就这两个议题,诸位放手写吧,天黑前交稿,今晚全员加班,印刷25,000份,明天一早面世,加班费每人1两银子!”

满堂轰然叫好,大多数编辑立刻伏案疾书,几名阅历丰富的中年骨干含笑上前,围住口干舌燥却满面春风的阮大钺,七手八脚搀扶他坐下,递茶递水低声询问,就海贸长期存在的痼疾进行探讨,商议揭示真相的深度和广度。

“先生,5,000吨是多少石啊?”后排一位年轻采编大声询问。

坐在他前面的中年编辑连忙说道:“没看到贴在前面黑板上的换算表吗?按照公制计算,1吨就是1000公斤,等于2,000市斤,约等于我大明16石,5,000吨就是5,000个16石,共80,000石左右,虽是杂粮,可便宜啊!比如今一涨再涨的米糠贵不了多少,省着点也够全城80万人吃上半个月。”

年轻的采编眼都大了:“如此一来,市面上每石4两8钱银子的米价,岂不要下跌吗?”

中年编辑嘿嘿一笑:“这是肯定的,那些无良商人和他们背后的江南世家门阀自以为得计,这回恐怕要伤筋动骨了,他们疯狂囤积粮食,哄抬粮价,仅是金陵城里城外,半个月来至少囤积百万石粮食,可他们不但没有降低粮价,反而节节上涨,上次朱将军狠狠敲打他们一次,强行征粮赈济灾民,没多久他们立即卷土重来,聚集数千家丁押运,并拉上近百名辞官归隐的儒林名流坐镇船上,请出兵部、户部和礼部高官保驾护航,以为朱将军再也拿他们没办法,哪里料到一心为民威武睿智的朱将军再次挺身而出,和他们光明正大地打起了商战,这下好了,看那些只会刮刮鼓噪的东林党

最新小说: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亮剑:老李要枪不要! 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 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中世纪崛起 娇妻乖乖,慕总为她折腰为她疯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