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末国色江山 > 第三九四章 通报

第三九四章 通报(1 / 2)

安州城,座落于清川江南岸,距离西面的出海口仅有20公里,是朝鲜北方人口最多、商业最为发达的战略重镇。

安州的城市规模,仅次于曾经的国都平壤,粮食产量高居北方二十余个州郡之首,城里城外不但有大明商人开设的绸布店、茶叶店、书店和酒楼客栈,也有满清商人开设的大型牛马市和皮货店,看似安定繁荣,实则暗流涌动,错综复杂。

旭日升上东面的山巅,沉寂一夜的安州城如同往日那样,逐渐热闹起来。

位于城中央的州府衙门敲响了声声云板,牌楼后方两座石狮中间的朱红色大门,缓缓打开。

百余骑兵护卫着两顶绿呢软轿,匆匆穿过十余名兵丁守卫的北城门,踏上宽阔的石板街道,快速向城中央的府衙奔去,吓得大街两旁的行人慌忙躲避。

各家店铺里的伙计和掌柜,也惊讶地跑出门口,紧张观望,不停祈祷上天千万不要发生战争。

骑兵护卫的两顶软轿,很快便抵达庄严肃穆的府衙门口。

大门两侧身穿铜钉皮甲、头戴红缨皮盔的六名守卫看到下轿的官员,立即挺胸肃立,恭敬问候。

两名文武官员顾不得和守卫打招呼,大步登上五级石阶,进入大门,匆匆绕过雕刻云纹朝阳的彩色照壁,穿过院子,直奔大堂后方的正厅,立刻被等候在门口的两名九品文官迎进正厅看茶就坐。

数分钟后,府尹申景祯和安州防御使李勘双双从后堂来到正厅,日夜兼程从皮岛赶回安州城的天台县令崔鸣河与水军虞侯吴元泰立刻站起来,弯腰致礼。

等到两位安州最高军政长官谦让地就坐后,虚汗未消的崔鸣河连忙上前禀报:

“大人,下官与水军虞侯吴将军于昨日未时初刻抵达皮岛,发现岛上情况确实如沿岸小民举报的一样换了军队,下官和吴将军率领两艘兵船尚未抵达岛北大码头,岸上的瞭望台上便挥动双色令旗,似是通知岸上驻军。”

“等我们靠岸后,码头上百余名警戒官兵早已列队等候,两名装束新奇的将领看起来颇为和气,大步迎上抱拳致礼,相互通报了姓名和官衔。”

“下官和吴将军这才知道,名叫吴季诚的将领是大明皇帝亲封的游击将军,担任重新组建的东江军主帅,另一名高大魁梧的年轻将领名叫姜玉龙,也是大明皇帝亲封的游击将军,东江叛将孔有德、耿精忠的脑袋,就是他们送到京城的。”

“而他们麾下的军队,就是半日之内攻破登州城的江南新军!”

“什么!?你们说什么?”

府尹申景祯大吃一惊,右边盘腿而坐的46岁安州防御使李勘已经跳了起来,满脸震惊地大声质问:“你二人确定那支新进驻皮岛的军队是江南新军?”

年轻的县令崔鸣河被李勘和申景祯的反应吓了一大跳,张开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

精明的水军虞侯吴元泰上前半步,鞠身回答:“没错,我们确实没听错,也没看错,他们的的确确是江南新军……”

“这支军队实在是与众不同,所有官兵均装备清一色的燧发长枪,就连替属下系缆绳的区区小卒,也都是头戴翻毛大棉帽,身穿厚实的绿色对襟棉大衣,腰间宽阔的棕黄色皮带上,左右各有一个做工精致的棕黄皮盒,估计里面装的是铅弹和火药。”

“这些官兵的后腰上还挂着似是锡铜打造的水壶和一个胀鼓鼓的帆布挎包,右侧挂着把两尺长的黑鞘短剑。”

“从每个官兵的棉大衣领口处,都可以看到里面的黑色皮夹,所有官兵脚上都穿着棕黄色高帮皮靴,打着同色棉布绑腿,武器装备非常精良,彼此对答全是大明江南一带的口音,而且军纪严明

最新小说: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娇妻乖乖,慕总为她折腰为她疯 亮剑:老李要枪不要!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 中世纪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