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南明副榜举人 > 第202章 积极备战

第202章 积极备战(2 / 3)

理政务,再加上巡抚衙门的那一干幕僚都还算工作有方,如此杨轩也不特别忙碌,只是处理一些大家难以决定的事情。

这不这天潼川州知州唐阶泰来报,声言潼川州今年夏天才光复,虽然流寇破坏甚大,虽然很多土地没有耕种,但听到衙门只是按照朝廷额定的税赋水平缴纳田赋丁赋,各地还算踊跃,收缴上来的钱粮几近往年的八成。

但按照新政规则,需要拨两成归地方,一成用以支付衙门人员俸禄,一成用来资助地方建设。

由于流民安置压力甚大,官府即便将所有用以资助地方建设的钱粮截留全部用以安置流民仍然不足,特的请求支援。

堂中众人议论纷纷,大家意见两极,难以决断。

杨轩眉头紧锁,沉思良久后说道:“流民安置直接关系到地方稳定,若这些流民一个个孤苦无依得不到援助,难保其中一些好勇斗狠之徒重新走向歧途。

但财政纪律也必须执行,现在兵荒马乱的,未来像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若不严格执行这些财政纪律的话,恐怕也会造成军饷筹集困难。

除此之外,若将所有流民安置费用全部强压到地方,必然严重衰弱地方安置流民的积极性。

既然如此,流民安置费用由巡抚衙门与地方各县平摊,如此可减少地方负担,也可增加地方流民安置积极性。”

刘元山乃秀才出身,如今年近五旬,去年里长说要在刘家沟修一个水库以保证下游八百多亩水田旱涝保收,沟边的那两百多亩旱地也可练成水田。

听到这个奇怪消息后刘秀才连连摇头,过去衙门收上去的田赋丁赋什么时候有返回给穷苦老百姓的,过去即便大灾年朝廷宣布免除税赋,县衙最多在城边设立一两个粥棚,煮一些可以照得出影子的粥吊下大家的命。

现在知府大人宣布征收上来的税赋与县衙分成,县衙留成部分兴修水利,那不过是年轻闹着玩的稀奇事而已,最多坚持不了一年,骗大家按照实际清丈土地登记户口后立马取消这种政策。

果不其然,数天前传来消息,说各地流民安置压力甚大,地方所有钱财全都用来安置流民了,衙门根本没有钱财继续修建水库。

每次看着沟顶修的一个7,8亩大的水库,看着夯了5尺高的大坝刘元山又连呼可惜,看着农闲将近,刘元山召集周围几个乡绅,叹息道:“哎,各位乡亲,这个水库修了一大半,若能再像去年那样修一个冬天,将来出现什么旱涝灾荒的大家也有口饭吃,不用再担心一家一户的被饿死啊。”

村东最大的地主陈大利想到下游自己拿五六十亩水田,咬咬牙道:“刘先生(读书人尊称),当然要修啊,衙门不给钱我们也修啊。

现在轩公当政官府给钱给我们修水库,若是换上其他官员当政,那会有这种善政呢?

只是这兵荒马乱的,再说鞑子早晚要入川,不知道我们能否从这个水库得到好处啊?”

里长何树铭显得不以为然,看着众人道:“各位乡亲,鞑子虽然可恶,但我们大人那可是岳武穆再世,三下五除二的打得张献忠落荒而逃,鞑子入川有什么好担心的?”

地主陈大利摇摇头道:“何树铭啊,你就是不信邪,听他们说这个鞑子是大金国的后代,一个个三头六臂,就像金兀术那样十分厉害啊。”

里长何树铭笑道:“陈大利陈大地主,你就是胆小。

书上不是说岳爷爷专门克金兀术吗,我们大人是岳武穆转世,后金先猖狂吧,到时候大人率领我们忠义军杀出来,三下五除二的就干掉后金了。”

看到陈大利与何树铭两个争论不休,刘元山连连摇头,一个劲说你们争这些有什

最新小说: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 千秋之改 异域之星球领主 大明:家妻上将军 娇妻乖乖,慕总为她折腰为她疯 亮剑:老李要枪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