挹江门里中山北路上的海军部这段时间似乎有些风雨飘摇——8月22日在上海小川沙、狮子林一带‘重创’日本登陆部队的电雷学校不出意料的成为国人和最高统帅部的宠儿。军政部次长陈诚以及一干监察院人士,纠合着报纸舆论,居然要求取消海军部,或者呈请国府让电雷学校接管海军部,理由很简单:海军只会沉船西撤、龟缩不出,而电雷学校却能果敢出击,狙击日军登陆部队,为党国争光。为此,大公报还专门发了一个社论,叫做‘中国的海军在哪里?!’
所有的压力都压在海军部长陈绍宽肩上,虽然海军部手上有两大布置,可这两个布置都不能外泄,特别是金山卫那边的布置。战局越来越像李孔荣所判断的那样:中日增兵鏖战于上海,为了得到各国调停,常凯申只会让国.军硬撑,硬撑的结果就是金山卫一被登陆,军心大乱的国.军一溃到南京,进而再溃到武汉。如此情况下,金山卫一侧的防线就极为重要了,往大里说,可以让****从容后撤,进而固守南京,最少能守住一段时间;往小里说,则能帮国.军逃出生天,以待到武汉重振旗鼓。
这么重要的布置,鉴于军事委员会频频泄密——8月26日,本来准备与英国大使同车前往上海的常凯申因为意外没有前往,吓人的是这辆汽车在前往上海的公路上居然被日本飞机炸翻,包括英国大使许阁森爵士在内的数名英国使馆人员死亡。连领袖的行程都保不住,金山卫一旦上报军事委员会,肯定会让日本人得知。
宁海号破交倒有希望扭转眼下的局势,不想情况和想象的完全不同:龙田丸上居然有一百多名外国人,其中更有七十九名美国人。此时正因英国大使许阁森爵士身死、又产生些英美调停希望的常凯申当即勃然大怒。他在电话上居然直言海军如此行事,定会让中国‘亡国灭种’。
海军部长的办公室里,素来不抽烟的陈绍宽上将嘴上也叼了根香烟,不过香烟没有点着。和前任杨树庄、杜锡珪相比,他自然不是一个拥有钢铁意志、善于决断的海军部长,他更像一个处处不得罪、处处取平衡的中间协调人。这次听信李孔荣之言,除了担心电雷学校取而代之外,也因为他的判断太让人惊悚,这才动用了海军极小的力量前往金山卫布置;
而宁海号只是出洋,说是破交,实则是捕获日本邮船,且海军部随时可以让宁海号停靠第三国港口保船。安排是极为妥当的,不想仅仅是俘获龙田丸就闹出了这样的事情——他们倒没想到日本邮轮面对宁海号居然不停船,这完全违背了船长的操守和世界各国的惯例。
“当初让佑之去,不就是看重他处事果敢吗,大局观也不错吗。”陈绍宽叼着烟不点,一边的陈季良中将一边说一边吞云吐雾,好在窗户是开着的,今天风大,烟雾一吐就被风吹到窗外去了。
“大局观再不错,也未必清楚邮轮上有一百多个友邦人士啊。”陈绍宽自嘲的笑了笑,嘴上的烟也放下了。“一旦打沉了,航母没了不说,还会…还会……”陈绍宽说不下去了,‘亡国灭种’四字重逾千斤,已经彻底把他给压住了。
“龙田丸不停船,击沉的责任自然由日方承担,我真不知道……”陈季良自然不知道常凯申心中到底在想什么。“日本邮轮什么,打沉就打沉。我在意的就是宁海号要完好无损,经此一次,我想日本海军肯定要满大洋追捕宁海号了,非击沉她不可。”
陈季良的话将陈绍宽从愁苦中拉到现实,确实,宁海号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保住了船,日后这次捕获将是英雄之举,常凯申再怎么不高兴,都还是要认的。眉头终于有些展开,陈绍宽道:“那就看高佑之的了!”
身在东太平洋上的高宪申上校自然不清楚海军部长陈绍宽、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对自己的厚望,他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