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你刚才说的郑洞国、王耀武就没有这样的毛病?”没想到李孔荣说的这么细致,陈季良当即来了兴趣,想和李孔荣说一说陆军将领。“还有你的义弟杜光亭如何?”
“义弟只是记者瞎起哄,我们没那样的关系。”李孔荣纠正道。“杜光亭自然出色,可他的问题在于耳根子软,一接到常凯申的命令、哪怕明知道是全军覆没的错误命令,也会执行。常凯申能耐最多是个营长,身边间谍更多如牛毛,他不指挥还好,一指挥就乱套。
郑洞国作战有大局观,算是一个没有毛病的黄百韬,作战不但细腻稳重,而且大胆,夜战、迂回战都打得起来,危急时刻更是敢于走上前线率领士兵进行反冲锋;王耀武也是如此,他的特点是善打逆风战,整军练兵能力也佳,南京突围的时候他率51师殿后,最后撤出来的时候居然成建制的保有四千多人,与其他作鸟雀散的部队相比,可见其统御能力之强。”
听李孔荣指点名将,林献炘也插嘴道:“我们福建就没有这样的人才?”
“福建当然也有人才,可问题是我们没有平台让他们磨练啊?黄埔系出名将不是黄埔系真就比其他派系多人才,人才是磨练出来的,他们资源多、打战多,百炼自然能成金。杂牌要磨练出来就难了,像我刚才说的那个黄百韬,现在据说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将,在鹿钟麟还是谁手下当参谋,这个人如果挖过来委以重任,肯定会心向我们而不会向着常凯申。”
“我同意。”李孔荣最后一句打动了林献炘,他用福建人是本意是壮大闽系,既然这个黄百韬没有背景,只是一个小小的少将参谋,那就挖过来领军也无不可。
“人家会过来?”陈季良问道,“我们都成叛军了,军事委员正向我们索要龙田丸呢。”
“他如果过来,日后就能率军打到东京,你说他会不会过来?”李孔荣反问。
“可人家信吗?”陈季良笑道,就他看来,占领东京都是一个画饼,根本看不到希望。
“以诚相待,应该会信。”李孔荣对此人性情有些把握,最少此人战败会自裁殉国,临别之言不管是真是假,总是有着武人的决然,加上现在还没有被常凯申重用,过来的可能性极大。
“好吧,那陆战队的事情就暂且这么定下,后面陆战队到底多大规模、如何整训,我们再做商议。”陈季良看了林献炘一眼,见他不反对,就建议确定此事。“眼下还有一件棘手的事情就是龙田丸,国内派了一个军政部次长来,非要回龙田丸不可,你说怎么办吧?还有建康号,现在大修完毕,他们也想要回去。”
“海军部不是把这两艘船卖了吗。既然卖了,那就不再是海军的财产,他们追究什么?”李孔荣早就想着龙田丸这件事了。“双方可是签有合同的,部长不是说此事汇报给常凯申了?他现在想干什么?想强制索要两舰?”
“他是想让我们交出新中公司。”林献炘道,“还有直升机公司他们也派人去游说了,说是要让他们回国办工厂。他们大概以为这直升机用的发动机只有一千匹,而航空委员正打算在国内筹建一家发动机厂,引进的是莱特公司的塞克隆发动机,马力大概也在一千匹……”
“呵呵,国家就是整垮的。”李孔荣确定林献炘说的就是大定发动机厂,这家工厂启动资金是1936年常凯申五十大寿全国的祝寿献金,可这些钱还不够,后面又花了几百万美金才办成。可惜的是这工厂只是形象工厂,当初主办的人组装出发动机升了官就调离了,后面的人如何收场那是别人的事情。
整个大定发动机厂清楚的解释了为何官办企业办不好的原因。投资是游说国府,创办仅仅是为了出政绩,出了政绩烂摊子就不再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