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临安不夜侯 > 第429章 走马上任

第429章 走马上任(2 / 4)

可元丰改制以后,秘书省又有了皇帝办公室的职能,那就绝对不能让杨沅去了。

有这小贼投天子所好,天天谗言媚上,那还得了?

所以,沈该把头缓缓一摇,语气坚定地道:“臣以为,建康府通判一职,位高权重。况且如今建康府肃清秦桧余党,正需要一个合适的人选去主持大局。杨沅最为合适。”

杨存中马上质问道:“第一甲第一名留京为官,此为惯例。杨沅如果去建康府,可以。此例是不是就要从此改掉?”

杨存中冷笑道:“如果从今以后,所有的新科状元全都不在京城任职,那杨某无话可说。

如果不是,沈相公是不是该给朝野一个说法?”

沈该听了,白眉一蹙,便露出一丝愁苦之色。

他就是针对杨沅一人而已,从此改了惯例,今后的状元都不留在京城了,那他不是得罪了天下读书人?

只怕从今往后,任何一任状元,写罢了对天子的“感恩诗”,就得马上再写一首骂他沈守约的诗词,他得被骂上千年万年……

魏良臣清咳一声,慢吞吞地道:“临安是我大宋行在,并非国都……”

张浚大怒,他是文官出身,徽宗政和八年的进士,历任编修官、侍御史等职。

十一年后,苗刘兵变,张浚约吕颐浩、张俊、韩世忠等勤王复辟有功,这才成为掌兵的官。

大概是跟行伍之人打交道久了,他的性子也变得直来直去。

对于魏良臣这种恶心人的抠字眼行为,张浚深恶痛绝。

他马上道:“魏相公说的是,临安是行在,张某知道了,大家也都知道了。

那么,张某再来重复一遍杨公的话:

如果从今以后,所有的新科状元全都不在‘行在’任职,那张某无话可说。

如果不是,魏相公是不是该给朝野一个说法?

双方针锋相对,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的官家便下场调解道:“诸位爱卿,不要那么大的火气,都是为国抡才,都是出于一片公心,慢慢说就是了。”

说到这里,赵瑗轻笑一声,道:“一个新科进士的安排而已,左右不过是个六七品的官。朕也只是想到了便顺口提上一嘴,总不需要诸位朝廷重臣,在御前会议上评判裁决吧?”

鹅王白眼一翻,冷冷地道:“状元不离京,这一条,不可变。”

礼部尚书曲陌轻咳一声,道:“官家……”

鹅王以为他老丈人又要来抠字眼了,恶狠狠道:“行在!行在!行了吧?”

曲尚书瞪了一眼这个混帐女婿,如果不是在御前,少不得又要脱了靴子烀他脸上。

曲尚书撇过脸儿去,对赵瑗道:“官家,臣以为,杨沅正当年少,一腔血勇。而官家正欲改制台谏,莫如让杨沅去做个台谏官,岂不正合其用?”

赵瑗眼睛一亮,缓缓点头。

汤思退却是眉头一皱,他知道曲尚书这是不想他们和皇帝闹的太僵,想出的折衷之计。

毕竟刚才皇帝这句话听着似乎在开玩笑,可是那不满已经快要挂在官家脸上了。

可是,让杨沅去做台谏官?

一个新科进士就敢断宰相之罪,诉岳飞之冤。

一个“待选之人”就敢上书言事,断宋金和战。

这么一个不安分的人,一旦做了台谏官那还得了?

汤思退一想到杨沅逮着谁喷谁的样子就头疼。

汤思退马上进言道:“台谏官级别虽低,权柄却重。选任台谏官,一贯是既要他熟悉律法,又要他有地方执政经验,以免台谏官不知地方弊习,容易受人蒙蔽。杨沅不合适。”

魏良臣也不希望杨沅做台谏官,这要是做了台谏官,还不如让他去秘书省呢。

这个大喷子如果以喷为业,那还正发挥他的所长了么?

魏良臣便道:“臣以为,既然状元不宜外放,秘书省、御

最新小说: 圣心双雄 异域之星球领主 千秋之改 寒门枭主 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袁术:我真不是大汉忠臣 大明:家妻上将军 明渣的逆袭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