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临安不夜侯 > 第577章 三司会审

第577章 三司会审(1 / 6)

三法司会审,哪怕已经是预知了结果,仍然令朝野瞩目。

大理寺门口聚集了许多听消息的百姓,其中不乏权贵之家派出的家仆。

刑部和都察院都派员来了大理寺,由大理寺主审,刑部和都察院陪审并监审。

张宓被押上大堂的时候,已然是面如死灰。

他被羁押这段时间,心境随着外界的变化忽起忽伏,时而充满希望,时而心如死灰,那种折磨,真比死还难受。

如今还未上大堂,他就已经知道结果了,忽然间竟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三法司会审,杨沅就够不上台面了。

他也只能做为都察院的属官,在左右做些辅助的事情。

上首坐的三位,中间是大理寺卿吴书,右边是都察院都御史朱倬,左边是刑部尚书张方旬。

虽然人人都已知道结果,但是必要的流程还是要走的,第一个证人同时也是犯人的高玉珩先被提了上来。

他对张宓杀人重罪知情不报,而且被杀者是他的胞妹,血亲之仇,知情不报,罔顾人伦,罪加一等,也是要受到严惩的,大概率一个流放是跑不了了。

本就富甲一方,却试图以胞妹的死,作为拿捏张宓的手段,从而利用这个官员的权势,给自己谋取更多的好处,如今落得这般下场,也是罪有应得。

而且,其行其为,太过令人鄙视,就算同监的犯人都看不起他。这位高员外在牢里,也是受尽了苦头。

……

刘府,萧山丝绸商人南风迟欣然登门了。

前番他托请刘媒婆为他保媒,刘媒婆登门后,把南风员外夸得天上少有地上无,刘太公夫妻二人对南风迟也很满意。

南风迟刚过四旬,不算太老,曾经考中过举人,知书达礼,又是萧山首富。女儿嫁过去,可以继续优渥的生活。

只是老两口试着探了探女儿的口风,却遭到了刘婉容的坚决反对。

刘太公这些儿女,脾气秉性都执拗的很,刘太公怕自己一意孤行,女儿一旦发作起来,到时大家难看。

不过在他老两口看来,这南风迟各方面条件,真的是相当不差了。

现如今皇帝已经改元,开启了新朝,自己女儿嫁的又是一個商贾,只要不大操大办,也不至于引起各方瞩目,奈何女儿不愿意啊。

可是女儿还这么年轻,难道就要从此孤老?

想来是女儿不曾见过那南风员外的模样,把人家想像的不是白发苍苍,就是大腹偏偏,所以刘太公就想寻个由头,把人请到家里来,让女儿相看一下,说不定就能回心转意了。

既然打的幌子不是相亲,那就不妨多请几个了,总有一个是女儿能看得上的吧?

所以,刘太公就把他精心挑选过的,条件让他满意的三个“候选人”,全都约在了今日,请到府上做客。

第一位也是老两口最满意的一位,就是南风迟了。

南风迟不仅各方面条件都不差,而且人就在萧山,住的不远,将来女儿回来省亲也容易。

第二位是刘家大姑爷张嘉诠给介绍的,名叫林夕秋。

林夕秋是国子监的一位教授,年纪比较大了,不过,他是治学的人啊。

在刘太公老两口看来,人家经史子集,博览群书。自己女儿也是从小就诗词歌赋无所不精的乖乖女,想必与这样的儒雅读书人是最对胃口的。

所以,他虽年纪稍大了一些,今年五十有二了,也被刘太公两口子列为了前三之选。

第三位候选者,是刘家二姑爷郑则名介绍的。

郑则名现在是临安市船务的判官。他结识了一位海外侨民。

据郑则名所言,此人不仅极其富有,而且还不到四十岁,他的家族本是五代时的闽南大族,底蕴深厚,才华横溢。

刘老太公听说此人是个侨居海外的汉人,那女儿一旦嫁过去,可不就再也见不

最新小说: 中世纪崛起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 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 亮剑:老李要枪不要!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娇妻乖乖,慕总为她折腰为她疯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