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临安不夜侯 > 第645章 下元

第645章 下元(2 / 3)

中御医也不是没用过这样的法子。

所以,他们宁可相信宁儿说的话是真的。

赵瑗忙不迭道:“好好好,只要女儿你就这样好好的,你要怎样便怎样,爹爹和娘亲再也不约束你了。”

赵宁儿大喜,凤娘姐姐教的法子果然管用。

心病既去,赵宁儿也就与爹娘亲热起来。

皇后道:“宁儿是去杨侯府上才遇到那位神医的。官家,这杨沅还真是咱们赵家的福将。”

赵瑗感慨道:“是啊,初识杨沅时,我实未想到他竟如此出色。”

赵璩显摆道:“大哥,是我慧眼识英雄,才把他引荐给大哥认识的好吧?”

赵瑗大笑:“是是是,吾弟天生慧眼。”

既然说到杨沅了,两兄弟便去一边,顺道说起这段时间朝廷上发生的事情。

重点就是关于吏部和参政汤思退的一些问题。

一瞧两兄弟聊起国事,太后太后韦氏便向其他几人递个眼色,四代赵家女子便悄悄走开,自去御花园里游玩说话去了。

……

赵瑗十三日回到临安,虽然是长途跋涉,但天子哪有什么休沐可言。

由于十五日要举行盛大阅兵、献俘、祭礼、观灯、宫宴等一系盛大活动,因此大朝会提前了一天,于十四日举行。

吏部的事是必然要追究的,包括汤思退的问题,但是眼下国家大庆的事情要放在前面,不宜在此时做些大煞风景的事。

百官也都知道,今日只是天子还朝和百官见见面,今儿不适合商量国事,尤其是扫兴的事情。

因此,也无人不识进退地就此上书言事。

君臣快快乐乐度过了一个祥和的早朝,百官便各忙各的去了。

杨沅也是出了皇宫便乘上快马,直奔西郊而去。

明日阅兵礼,今日还要就诸般细节演练一番,以免明日当众出丑。

枢密院这边,杨存中也汇合了殿帅赵密,紧急做着统筹安排。

每日朝廷盛大活动时,皇帝的御驾安全都是由皇城司和枢密院负责的。

皇城司亲从官们,负责充当皇帝的贴身侍卫。

而皇帝要经过的地方,要去的地方,则由枢密院调遣兵马负责卫戍。

禁军之前抽调走了五万精兵去淮东,现在为了确保两淮地区在屯驻兵员补齐之前的安全,又抽调了三万禁军去两淮驻防。

而回来的八千伤兵是要参加阅兵的,其余参与阅兵的人马也由三衙抽调……

如此一来,负责京城卫戍安全的人马就略显不足了。

不过,禁军已经补允了两万新兵进来。

这两万人不是新招募的良家子,而是从厢军中筛选出来的。

大宋禁军的兵员,本就有各地招募和从厢兵、乡兵中选拔这几条渠道。

但是招募的符合条件的良家子,由于不曾入伍从军,是需要一个训练过程的。

可现在朝廷用人之际,那就只能从厢兵和乡兵中直接选拔了,而且适当放宽了对于身高的要求。

这些从厢兵和乡兵中选拔出来的禁军,原本就是军人,可以直接派上用场。

但,厢军作为各州府的镇兵,名义上虽然归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节制,实际上地方州府和兵部对它的管辖更多,对厢军的影响力远高于三衙。

而兵部侍郎张舒宁,此刻正在两淮前线,手中掌握着数万精锐禁军和两淮州府的近十万屯驻军。

李显忠回京来参加盛大阅兵仪式和皇帝的嘉奖大典了。

所以,张侍郎此时也就成了独掌两淮十余万大军的最高统帅。

十月十五日,下元节。

于百姓们而言,这个节只是晚上满城花灯,爆竹声声的那一时段。

白天于百姓们而言,与往昔并没有太多的不同。

但朝廷上此时早就开始了种种仪式流程。

最新小说: 圣心双雄 大明:家妻上将军 寒门枭主 明渣的逆袭 千秋之改 王猛传奇 袁术:我真不是大汉忠臣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 异域之星球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