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吕轻侯,楚昊马不停蹄返回了户部司衙署。还没等进门呢,就听到衙署里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三十多个户部署官一边翻着账薄,一边扒拉算盘珠子,柳长庚则全程监督巡视。直到晚上戌时左右,柳长庚兴冲冲的把统计数字摆在了楚昊面前。“按照你的方案,一旦落实,至少可以为朝廷节省一百多万两银子,而且历阳赈灾粮也有着落了!”楚昊闻言点头,“老师,时间不早了,您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接下来让学生整理即可,明天早朝还请老师帮忙请个假。”“嗯,接下来的工作也挺繁琐的,切不可马虎大意。”大夏国每年派发的盐引,有效期只有一年。而盐引上面除了标明可以购盐数量和所属商号之外,还有售卖地域划分。比如同样手里握着一引盐,在京城建康出售,就比在更远的内地郡城利润大得多,因为其中涉及到运费差额。如此一来,其中可操作的空间就太大了。一旦分配不好,极容易引起各大世家的激烈反应。而楚昊这次提出的分配方案,则是纳粮换引。两石粮换一引,而且仅仅是换取盐引资格。同时规定,献粮最多的,售卖地域距离盐场最近,献粮最少,售卖地域最远。按照这个方案,楚昊就能够一举将手中一百万盐引换到二百万石粮,足够筹集历阳赈灾粮,可谓一举两得。当然,这个方案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盐引有效期的规定,一举从一年改为十年!以往每年朝廷派发盐引,只是像征性的一引收取一两银子的资格费,而这次,却需要用纳粮的方式取代。虽然代价更多了,但好处也显而易见。只要这次取得了盐引份额,接下来的十年固定不变,不再另收盐引资格费。这个固定不变,不止是盐商们能获得的食盐售卖数量不变,同时还有售卖地域。如此一来,盐商们势必会争相献粮,争取获得最大利益。楚昊正是抓住了盐商这种心理,有绝对信心让他们不接受也得接受。只要方案顺利推行,不仅朝廷免了市面上粮价上涨的麻烦,还能直接筹集够历阳赈灾粮。除此之外,接下来至少十年时间,户部司郎中这个职位,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有了柳长庚提供的数据参考,接下来楚昊的任务就轻松多了。用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把派发盐引方案整理出来,就在衙署对付了一宿,第二天早上,命人张贴在了衙署门口。上午九点钟左右,一众盐商晃晃悠悠集中到了户部司门外。“诶?还真把派发方案张贴出来了,呵呵。”一众盐商抱着戏谑的态度缓缓围了上去。之前他们早就商定,无论楚昊提出什么方案,必定一致反对,所以,对这份张贴出来的方案,并没有放在心上。然而,很快,众人便安静下来。“纳粮换引?”“有没有搞错?”“一张盐引不过才一两银子,按照这个方案,至少相当于多了四两银子,简直胡闹!”“是啊,现在谁不知道粮食价格几乎每天都在上涨,姓楚的拿出这个方案,是把咱们当傻子吗!”“也不能这么说吧?上面写的很清楚,这次盐引有效期可是长达十年,照这么算来,似乎咱们更占优一些,毕竟,接下来九年就不用再在盐引上花钱了。”“呵呵,账可不是这么算了,看起来咱们好象一引少花了一半钱,但咱们提前交出来的钱,每年利息也不少吧?”“没错!这不公平!”“我也不接受这个方案!让楚昊出来!”“出来!”“这个方案我们不接受!”很快,众盐商纷纷嚷嚷,齐声抗议。听到动静,楚昊只能推门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