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 第1046章 东南急情(6)

第1046章 东南急情(6)(1 / 2)

今下的东南诸省就处在此等复杂境遇下,围绕增强开海通商的大环境下,在各地还有盐改、漕运整饬、吏治整顿等策分区域试行下,还有各方群体的角逐与博弈,特别是新旧群体的争斗,就注定让东南诸省安稳不下来。

而这在两处地方,又体现的格外淋漓尽致。

即松江与新安。

作为直辖中枢的特殊存在,有直隶天津府在前摸索,松江与新安两地辖区,在过去都增加了不少。

而受先前东南动荡影响,大批破产群体、受灾群体被有意识转移去松江与新安分流,围绕集约型手工制造业展开发展,这使得上述两地的实况,已然跟大明很多地方皆有不同了。

特别是直隶松江府。

受到天津十三行专断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对外售卖,使得一批批海商北上抵津,以购买到所需商品的影响,在这漫长的海上贸易线,松江地理位置优越,使得中途停靠的海商群体众多。

渐渐的,这也使松江海贸日趋繁荣。

而这一切,都在朱由校的谋划之下。

毕竟想从无到有,筹建起一批极具代表性的海上口岸要地,就必须要采取些手段与措施才行。

将专断丝绸、茶叶、瓷器等物专卖权,以每年缴纳对应钱财,抽取对应分红,赋予十三行来垄断,且叫十三行定在天津。

朱由校会看不出其中有多麻烦?

会瞧不出这会导致一些人,会铤而走险展开海上走私?

但是为了刺激到北方海贸发展,为了加快松江、新安等地发展,为了刺激水师、海警体系持续增扩,为了构建南北一统的海关体系,朱由校只能选择视而不见,以定下的政策进行干预与影响。

“府君,近来我松江城区治安,虽说有巡捕房、巡防营等有司干预,但仍不见有好转的驱使。”

直隶松江府衙。

负责治安的松江同知,表情严肃的讲明情况,“甚至在临近苏州、杭州交接之地,这匪寇也开始增多了,此事据卑下严查,是有一些人有意在暗中推波助澜的。”

“此事不可小觑啊。”

“这是有些人坐不住了。”

阎应元听后,眉头微蹙道:“看来真像陛下讲的那样,在松江筹建的商号,对外售卖股票,是会刺激到一些人的。”

“先前本官以为,刺激到的仅是西夷海商,可今下看来,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只怕有些群体过去就参与到此中了。”

“府君,接下来我等该如何做?”

那人听后,上前道:“要不要松江警备卫戍介入此事?”

“眼下还不到时候。”

阎应元摆摆手道:“既然有些人坐不住了,那本官倒是要好好瞧瞧,究竟有哪些人参与到其中。”

“此事暂不声张,继续暗查下去。”

“自南洋那边消停下来,这往来我松江的西夷海商,规模却是在不断增加,甚至其中还夹杂有不少传教士。”

“这些西夷如此热衷于我朝,肯定不止是海上贸易那样简单,现在本官就担心一点,在东南这片地域,有一些人在谋划什么。”

阎应元的话讲出,叫那人表情严肃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直隶松江府的主体区域构建起来,这使得松江府的地价,开始成倍的向上涨幅。

尽管在民间不止一次抨击松江府城新址,为何没有营建城墙以增强城防安全,但松江地价的涨幅,却已经说明一切了。

尤其是在去岁,有几座铁桥正式竣工,加强了直隶松江府治下各地联系,这种趋势就愈发明显了。

甚至在此之后,直隶松江府的名气,都要盖住直隶天津府了,这也使得民间出现不少舆情。

比如将天津十三行迁移到松江这边。

比如将丝绸、茶叶、瓷器等物专断对外移到松江。

比如……

总而言

最新小说: 寒门枭主 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 圣心双雄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千秋之改 袁术:我真不是大汉忠臣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大明:家妻上将军 明渣的逆袭 异域之星球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