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708章 盛极必衰打瓜到顶了

第708章 盛极必衰打瓜到顶了(1 / 4)

八四年的时间过的似乎比往年要快一些。

李龙收大扫把的时间比往常短。在李建国他们把杆子砍回来后,四小队扎大扫把的速度就提了起来,加上清水河那边的,几乎每两三天,李龙就会送一批大扫把去供销社。

八千大扫把,总共用了不到二十天时间,这速度让李向前和魏主任他们都异常的惊奇。

一开始李向前还怀疑大扫把扎的快了质量不好保证,但经过两级技术员的检查验证,这些大扫把的质量是过关的。

特别是州联社那边专门打电话过来,八千零几十个大扫把,没有不合格的,要论起来可能就是少数一些运输过程中芨芨草有断的,或者形状有压扁的。

因为留有余量,所以这一批大扫把完全合格。州联社那边接收的采购科把县供销社这边好好的夸了一下。说自治区那边过来验收的都专门看了看这些大扫把的情况,给了肯定的意见。

咋说也是保住了脸面,至少未来几年,大扫把的订购量是不会缩减了。

这一次大扫把的活,给李龙带来了一万二的纯收入。虽然大家都清楚李龙在中间肯定赚了不少,但村里人,特别是清水河村的人对李龙还是异常感激的。

八千大扫把,清水河那边干了有三千多——一开始他们那边每天都能有三百多合格的大扫把,只是到了后来就慢了。

芨芨草供不上,杆子供不上。

反倒是四小队这边开始在李建国他们砍杆子的时候主力在割芨芨晒芨芨,后来一发力,那产量就上来了。

李龙记得后世扎大扫把都已经开始用机器了,也不知道现在能不能研制出来。

不过他没想着让农机厂那边去研究,这玩意儿研究出来的话,不是好事。

不像打药的药罐子。药罐子弄出来的话,给庄稼打草是省功夫,节省劳力。

扎大扫把的机器弄出来,是相当于把原本李龙想着给大家的扎扫把的钱给集中到少数人身上了。

和他最开始的设想是不一样的。

所以还是算了。他的思路,现在收割机已经成熟了,且在北疆慢慢铺开,甚至在往南疆渗透。那么接下来就是看打药罐的研究了。

现在包产到户已经两年,各生产队的机动地越来越少,分给和承包给各农户的土地越来越多。

地是自己的,大家干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而且还在不断的开垦荒地。

光种粮食已经无法满足农民们对于致富的向往,种经济作物就已经提上了日程。

四小队经济作物以打瓜为主,梁东楼那边的村子,种大葱,有些地方还有种西瓜、啤酒等作物的。

一开始都是在慢慢探索,许多是跟着兵团的步子。

不得不说,在南北疆农业发展这一块,兵团是真的先行者;种经济作物,比如、打瓜等都是从兵团那边开始的。

而机械化种植,拖拉机的使用也都是从那边开始的。这时候兵团的康麦因其实就已经挺多了,至少一个团场有一台以上,而东方红七十五链轨拖拉机就更多。

李龙印象里,大马力轮式拖拉机也是从兵团最开始使用的,到了二十一世纪,大规模种植的时候,兵团也是最先启用了采机,包括其他相关的设备。

上一次谢运东和陶大强他们收割完其他几个乡的麦子的时候,听说有的乡已经有人开始种了。

虽然是小块面积,但这是个好的开始。

只要开始大面积种植,接下来种用的点播机、条播机都会普及开,后面陆续还有打杆机、喷药罐等辅助机器被发明出来,最后就是采机,这个算是最后的极限,直接把每年从内地过来的几十万采大军给干没了。

打瓜的价格目前虽然可以,但市场就那么大,李龙估计今年可能打瓜籽的价格就会降下来,等到明年种的人一多,别说三块多了,一块多的价格都不一定能保住。

最新小说: 打了鬼就不能打我了哦 开局投资小米,我怎么成大佬了? 金钱玩家 七零:我在东北靠种菜带飞全家 1979我的年代生活 聊天群:我的北斗神拳不会输! 纨绔出狱 半山村中的漂亮女人 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 一村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