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辽一方不会等太久,若我们迟迟无法配合,大计恐将受阻。听闻那苏渊手段了得,连萧夺天都不是他的对手,小的担心,北辽明月公主也未必能胜他。若真如此,即便我们赶到菏洲关,恐怕也为时已晚!”
秦铭闻言,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焦虑与愤怒。
他沉吟片刻,忽然冷笑一声,低声道:“听闻苏渊的家眷就在府城。走,我们去将人抓了。届时,就算洛成钦再耍花招,本公子倒要看看,他敢不就范!况且,有苏渊的家眷在手,或许还能逼苏渊为我们效力。”
亲卫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阴狠,连连点头。
秦铭一挥手,带着亲卫和等在府衙外的两百名护卫,直奔顾宅而去。
与此同时,洛成钦的护卫匆匆赶回府衙,将秦铭前往顾宅的消息禀报。
洛成钦闻言,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急声道:“快,召集衙役,随我前往顾宅!”
他心中焦急万分,暗自祈祷秦铭不要对沈幼娘等人下手。
苏渊视沈幼娘如命,若她有任何闪失,洛成钦不敢想象苏渊会做出何等疯狂之举。
为了沈幼娘,苏渊甚至不惜放弃洛家的继承权,拒绝了永定候世子之位。若她出事,苏渊恐怕会彻底失控。
洛成钦不敢有丝毫耽搁,带着衙役匆匆赶往顾宅,心中只盼能及时阻止秦铭的疯狂行径。
…………
顾家宅邸内,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这些人大多是各酒楼的东家,以及一些颇有实力的菜贩子。
苏渊离开后,沈幼娘深知自己不能无所事事地等待他归来。
她从山村带来的资产,仅够维持大家一段时间的生计。
若不设法增加收入,等苏渊归来时,家产恐怕早已耗尽。
于是,她决定做豆腐生意。
苏渊曾教过她如何制作豆腐,她便按照苏渊定下的价格售卖。
这段时间,她向李公明的妻子学习,收获颇丰,眼界也开阔了许多。
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苏渊保护的村姑,经过一个多月的沉淀,她的气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夫人,今天的豆腐做了六千斤,勉强满足了需求。不过……我们明明可以加大生产,一天万斤也不在话下,为什么每天只定在六千斤?”
账房里,一名二十六七岁的妇女不解地问道。
这妇女名叫李莫娘,是沈幼娘从解救的妇女中挑选出来的人才。
她识得一些字,头脑灵活。
她们的豆腐生意做了一个多月,从第一天售卖起,豆腐便引起了轰动。
不到三天,生意便达到了空前的热度,赚了不少钱。
按照她们的人手,豆腐生意完全可以扩大。
然而,沈幼娘在了解府城的行情后,却决定每天最多只卖六千斤。这让李莫娘和其他人都感到困惑。
沈幼娘闻言,脑海中浮现出苏渊的面容。
她曾问过苏渊,豆腐生意如此红火,为何不加大生产。
苏渊告诉她,产能过剩会导致豆腐价格下跌,失去独有的竞争力。
虽然当时她不太明白,但经过这段时间的走访和了解,她逐渐领悟到,生产过多会让人们觉得豆腐不再稀罕,反而降低购买**,最终适得其反。
六千斤是她经过计算后得出的最佳生产量,既能保证豆腐的稀有性,又能维持群众的购买热情。
她其实很聪明,许多事情只要教过,她便会钻研,现学现用。
沈幼娘并不知道府城只是她们暂时的落脚之地。
随着豆腐生意的铺开,她开始考虑,若与北辽的战事结束,她们或许可以留在府城安家。
因此,她考虑的是长远之计。若她知道苏渊归来后便要进京,或许就不会如此在意产能过剩的问题了。
就在这时,李公明的妻子李氏急匆匆地闯进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