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步步惊唐 > 第0196章 请君入瓮

第0196章 请君入瓮(1 / 2)

毫无疑问,大明宫是当今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其建筑形制影响了周边的高丽、日本等多个国家宫殿的建设,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

大明宫有含元殿、宣政殿、紫晨殿三大殿。

正殿为含元殿,是当时大唐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殿前东西两侧有翔鸾、栖凤二阁和通往平地的龙尾道。整座宫殿坐北朝南,居高临下,规模宏大,建筑雄伟。

含元殿通常只有皇帝登基、册立太子、皇后,或大朝会才启用。含元殿以北的宣政殿才是常朝的地方,宣政殿左右有中书、门下二省,及弘文、史二馆。

政事堂是平时宰相们议事的地方,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议事机构。原设于门下省,中宗之后移政事堂于中书省;

开元十一年,二省合于一处办公,中书省负责起草圣旨、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封驳,二省合于一处办公后称中书门下,提高处理政务的效率。

有资格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原仅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是当然的宰相。

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亦为宰相。

如今天下太平,国富民强,皇帝又刚刚册封了贵妃,沉迷于风花雪月之中,已经很少上朝了。

作为中书令兼尚书左仆射的李林甫,每天早早来到政事堂,处理整个帝国的大小政务,皇帝的倦政,给了他极大的自主处决政务空间。

美中的不足的是,许多事还要受到左相李适之的掣肘。李适之身为门下省长官,掌控审核封驳大权。

加上达奚珣、韦坚、皇甫惟明、裴宽、韩朝宗、裴敦复、李琎等人与李适之关系密切,对李林甫任人、施政,都造成了强大的阻力。

最值得一提的是韦坚,身为陕郡太守兼江淮租庸转运使,掌东南各道谷物财货转输与出纳,控制着帝都的命脉,实权之重,不是宰相,胜似宰相。

是以李林甫最先对韦坚下手,九月初,李林甫上奏皇帝,以韦坚任陕郡太守兼江淮南租庸、转运、处置等使期间有功,擢为刑部尚书。

这实是明升暗降,成功夺取了韦坚转运使一职,以杨慎矜代之。

但这在李林甫看来,还远远不够。

他的目标是把李适之、韦坚、皇甫惟明、裴宽等人都全部逐出朝堂,甚至杀之,以绝后患。

因为这些人都深得皇帝宠信,而且确实有才。只是贬出朝堂的话,难保哪天不会被皇帝重新召回。

看似太平盛世的大唐,暗地里却是急流汹涌,李林甫苦等机会,现在机会终于出现了;

昨日傍晚,吏部侍郎公孙谨拜见李林甫,给他献上了一策。一向老谋深算的李林甫听了,也不禁拍案叫好。

今日一大早,李林甫如常来到政事堂,他穿着那身紫色饰凤池的官袍所过之处,沿途官吏纷纷躬身施礼,不敢有丝毫怠慢。

直到进入政事堂,见到李适之等人,李林甫才长揖道:“李相公早!”

李林甫脸容清癯,官帽袍服打理得一丝不拘,脸上挂着亲善的笑容,让人一见而倍感亲切。

如果你以为李林甫和李适之是死敌,双方见面就怒目而视,一副针尖对麦芒的样子,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越是面对自己的政敌,李林甫表面上的态度越亲切,一向如此。

在政事堂,往往是他主动向李适之问好,谦谦有礼。是以了解他的人,暗地里送了他一个“口蜜腹剑”的判词。

李适之回了他一礼,说道:“

最新小说: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亮剑:老李要枪不要! 娇妻乖乖,慕总为她折腰为她疯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中世纪崛起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