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致远看过的信寇白门都看过,所以该知道的都知道,现在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或许是出于无趣,又或许是出于什么。
“————”
.........
常言道人言可畏,就像民意通常指的是读书人的意思一样,人言也多是指读书人的言论。
所以多数朝代读书人的地位都是十分高的,围得就是不让他们乱说话,明朝当朝更是如此,七品言官往往可以把皇帝骂的狗血淋头,由此可见一般。就算只是一个秀才都有着免赋税,领俸禄,见县官可以不下跪等等的特权,更别说一个举人了,地位更是高上不少,还要详细的造册送入朝廷报备,一般情况下没有确切的证据是不会下牢狱的,就算有证据也会酌情办理,毕竟举人代表着朝廷的中坚力量,是未来的官老爷。
尤其是那个举人还是十分出名的举人的时候更是不能妄为,比如说,明季四公子之一,再确切的说,叫冒襄的举人。
在金陵,一个叫做冒襄的举人在大街上被抓进了府衙,罪名是,通敌,通后金。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