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的爱。那种无私的、纯粹的大爱,对于一个孩子而言,理解起来似乎太过苦难。
孩子只知道自己直接受到了何种对待,在形而上的层面上还未能开窍。不过,安托万始终坚信主一定会治愈这个可怜的孩子,用他的爱去填满这个孩子内心的缺失和忧伤。主的爱是那么充裕和盈满,一刻都没有匮乏。只有这样沐浴在这样充分的爱中,施清风脆弱的内心才能被彻底治愈。
阿蔚和安托万的陪伴让施清风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可怕记忆带来的苦痛。跟着他们,人生仿佛翻开新的篇章。一切似乎是美好的,但在自己的心没能完全打开接受别人的爱之前,一切的美好也只是模糊的。
隐约在美好之中的,始终有一股深深的忧愁和哀伤。在介于二者之间,施清风感觉到自己的分裂,一方面,他想成为像阿蔚一样内心健全的人,有着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成为一个施与爱的人;另一方面,他又感受到苦难记忆随时侵袭周身,深入心扉,仿佛烙印一般,苦难必然伴随着仇恨和哀伤。
两个不同的人格在他体内打架,他不知道自己将成长为哪一种人格。但这两种人格必然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如影随形,至于外部显现的人格是什么,就要看天意了。
如果说有命数,这就是施清风的命数。他活在两种人格和角色之中,连自己也时常感到分裂。每当他开心大笑之时,内心深重的忧郁就会袭来;每当他自怨自怜之时,另一种外放的精神又在鼓励他。
据说,开心或不开心可以随心所欲,只要你想。施清风开始深深感受到开心和不开心的轮番交替,极致的开心过后似乎必然是不开心;极致的不开心之后似乎又是开心。徜徉在两种情绪中,施清风感到自己属灵的生命正在一天天长大。
一个孩子太过成熟了,往往是可怕的。那张稚嫩的面孔之下是复杂多变的内心。那双纯净的眼神之下蕴藏着无数的心思。没有人能够弄懂这样一个矛盾分裂体,连施清风本人也搞不懂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过,他在外表上依旧是孩子,这一点倒是极为确定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