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向上看去,悚然一惊,“易!”
易缓缓开口:“何书史,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这男子姓何,自是洇园旧主人的侄儿,叫做何令,他见到易,一时感慨万千,却又赶紧去把花厅的门关上,慌忙道:“此处不是说话的所在,请随我来。”
何令打开花厅一侧的暗门,请易进去,他又仔细把门掩上,暗室不过一灯一桌椅,他回头道:“郡主还活着?却怎地进了宫?”
易道:“她活着,当年,她落水,被刘轶诚的人救起。”
何令长长地叹口气,“何令无能,不能好好护得郡主,实在愧对老侯爷的恩德。”
易面容冷然,全无因他的话语而有动容,只道:“我要进宫,你有什么办法?”
何令皱眉道:“日前,满京之人都晓得圣上宽宏有德,善待前朝天子与臣女,只是……只有蠢人才真的这般认为,庄家……就算死,也难以安宁,你怕是不那么容易将郡主带出宫。”
易没有任何表情,他的面容同他的语气一样的冷然:“你只要想法让我进宫,其余的,不会连累你。”
何令面有思索,终于道:“倒也不是难事,已是六月,宫中采买司要进一批绸绢,我认得一位林太监,他收我一包金珠的好处,答应给我五十车的生意,几日之后,我要运送布料进宫,你可混入。”
易点头:“如此甚好。”
何令却又道:“只是……你带出郡主,打算如何?”
易微微一怔,面对阿音,他亦有无力,她心中有恨,决不能放开,他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不能做。
“那要看她想如何……”易道,他推门离开。
何令看着他如同夜鸦般无声的消失于夜色,面上尽是怅然渺茫。
*
六月十八,无端刮起了北风,这风急促,几乎催天折地。
阿音久久立于永极宫城上的鼓楼之上,听着承平门**侍一声一声的“太平安宁,永乐无极。”喊话,微微泛起了讥笑。
旭日东升,新的一天又来了,永极宫建成六百一十七年,历经的帝王阿音都不知道已有多少,只是这些天子大都不得善终,这永乐无极的话,令人听来着实有些可笑。
新朝国号为华,华……阿音细细咀嚼这个字,荣也,华也。
风声劲急,将她的衣袂牵长,她只披一件纱衣,在风中羸弱地几乎飘飘欲飞,只是她并非飞鸟,飞不出这重重的宫墙,郑昭将他扔在一旁,没有刻薄她,也没有拷问她,仿佛她真的只是个无关紧要的人,令他提不起半点费心的兴趣。
但她并不是真的在郑昭眼中毫无用处,他日思夜想的一件东西,一直被认为在她的手中,或者是他认为她知道那件东西的下落,若不然,他也不会将她弄进宫中,再封她这个劳什子的阳城郡主。
她需要好好想一想,下一步该怎么办。
她还不想死,起码在仇人都死光之前,她不能死。郑昭在耗费她的心力,还要看她会不会露出什么破绽才好拿捏她,她要比郑昭更沉得住气,她不急,一点都不急,郑昭却不一定了,没有传国玉玺的帝王,总归是悠悠众口,他杀不尽天下有异心的人,那么便需要留着她。
……
寒山书院中的那片竹林……明晔有没有去看呢……阿音仰天,轻轻出了口气,明晔……明晔……她的心有些不安,离去之时,他的眼神令她心悸,那般悲伤和心碎,她以为自己早已经心如铁石,只是可惜,没有,她也会心伤,也会心碎……
明晔,应该进京了,他那般自傲的人,只怕已经恨极了她,只怕恨不得杀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