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明明年纪较杨慎为长,却因为敬佩杨慎的才华,故而称其为兄。
一旁的叶凌波闻听杨慎说出了那句在前世人人耳熟能详的话,目中亦有异彩闪过。
饶是杨慎脸皮甚厚,听了李凡的话受了他这一礼心中也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当他注意到叶凌波目中闪过的异彩时,心中不由暗爽不已。
这位娇妻无论文才武功均将他压得死死的,虽然他不会因此而不快活,但是什么都比不过老婆心中毕竟有些遗憾,此时见她亦有为自己的才华而动容之时,感觉自己就像是大热天吃了一块冰激凌一样,舒服极了。
杨慎见李凡面有菜色,明显连续几天都没有吃到饱饭,又见此人既没有寻常百姓见到权贵的畏畏缩缩,又没有任何讨好逢迎的意思,,心中一动之下,不由开口邀请道:“李兄,相遇即是有缘,进去共饮一杯如何?”
令杨慎满意的是,李凡并不推却,坦然答应道:“既然兄长相邀,小弟恭敬不如从命。”
杨慎对掌柜的说道:“麻烦为我们准备一桌好菜,一湖好酒,另外,请掌柜的安置好我的护卫们。“
掌柜的连声应下,吩咐小二去通知厨房,自己留下张罗杨慎一行人。
杨慎叶凌波歉然一笑,为无法好生陪陪她而心生歉意,叶凌波理解的朝他摇摇头。
杨慎伸手向李凡延请道:‘李兄,请。“
李凡连声道:“不敢,岂有小弟在前兄长在后的道理,还是兄长先。”
杨慎又道:“我为主,李兄为客,理当李兄先请。”
李凡无奈,只得当先进去了,杨慎携叶凌波紧随在后。
杨慎之所以对李凡细心相助,自然不仅仅是因为心生怜悯,若是这个原因,用不着请他与自己一同吃饭,现在这样做,几乎已经是在结交朋友了。
他这么做,当然另有原因。
百年之前,当时的杨家之主杨从虎在街头遇见书生行乞,心中起了恻隐之心,不仅请了了那人一顿饱饭,还给对方留下了十两银子。
十年后,杨从虎觉得,这是他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
杨从虎帮助这个落魄书生之后,很快便将这件事给忘了,亦从来没有想过能获得什么回报。
不料三年之后,被他帮助过的那个书生在科举落第之后,以举人的身份投入了他门下。
再次相见之后,杨从虎这才知道,这人本是京城附近的人士,三年前进京乃是为了参与秋试,考取举人资格。不料进京之后却遭遇到江湖人的骗术算计,不仅身上的盘缠被骗光,还倒欠了对方十两纹银,区区一个秀才,在京都什么都不是,他又没有什么挣钱的手段,被人催逼威胁之下,只得当街乞讨。
有了这段渊源,杨从虎便将其留在了自己身边,让他帮自己整理一些文件,偶尔一些事情杨从虎也会问问他的看法。
书生名叫王阳明,杨从虎发现,自己交给他整理的文件他总能够分门别类整理的井井有条,而这人对事物时长有着远超常人的理解,无论政治还是军事,他都有一番独特的见解。
于是,杨从虎加大了对他的培养力度,交给他办的事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渐渐地,王阳明已然成了杨从虎的头号心腹,许多重要的事杨从虎都能放心的交给他处理。
七年后,土浑人十万大军进犯清州,杨从虎与当时留在京城的三长老急忙赶回老家,应对土浑人。京城的事,杨从虎全权托付给了王阳明,让他代行家主之权。
杨从虎走后的第十天,京城在一夜之间出了天大的事。
当朝帝王突发重病而驾崩,诸位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