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同志,这次中央急着改变你原来的行程,将你召回来,就是想让你提出一个参考意见,以供中央决断。皖南的形势很复杂,现在看越拖下去,时机就越朝着于我们不利的方向发展。
“你虽然久在东北,对皖南的形势不了解。但实战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大兵团作战。中央希望你能够根据你的经验,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意见来。这对于新四军军部的安危很重要。”一向和蔼的总司令说出中央将他急着召回的原因时,脸上的表情相当的严肃。
看着总司令的表情,杨震微微琢磨了一下后道:“主席、老总,我希望能够给我半天的时间去研究一下。如果我只简单的看了一下地图和敌情通报便下结论,即是对新四军方面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我们的事业不负责任。”
杨震的答复,主席与老总以及在座的几位首长对视一眼后,微微考虑了一下点头道:“杨震同志,我们同意你的意见,就给你半天的时间。不过,你不仅要拿出解决问题的意见,还要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
说到这里,主席微微的沉吟了一下后道:“这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以旁观者的视线。你要以新四军的一名高级指挥员,不,是以整个新四军实际指挥者的角度提出来。从现在开始,你要当自己就是新四军的军长。”
“杨震同志,我们希望你能慎重的考虑。皖南的事情能否顺利的解决,不仅关系着我们一直在南方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游击战争的英雄部队的生死存亡。也关系着我军一大批优秀干部能否安全的脱险。还有,聚集在新四军军部大批知识分子的安全。”
主席这番让杨震将自己当做新四军最高指挥员的角度提出解决目前皖南困境的方法的话,让杨震不由的一愣。联想到中央之前对目前新四军实际指挥员工作的调整,杨震突然间明白了什么。
感觉到什么的杨震并没有直接回答主席的话,只是郑重的点了点头后,上前拿起主席秘书已经帮着摘下来的地图和敌情通报,向主席和几位首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返回了自己的临时住处。
回到住处,杨震让李明博关上自己窑洞的门,并再三的交待不许任何人打搅之后,在炕上将地图铺开。不过杨震并未急于按照惯例先看地图,而是打开了敌情通报后,先仔细的看了一遍通报上分析的皖南周围的敌我态势。
当敌情通报看完后,虽说后世对这场大敌当前、同室操戈的悲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看了敌情通报后,杨震也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不明白,新四军的主要指挥员现在在想什么?
按照皖南现在目前军部驻扎在一片不大的小盆地中,直属部队以及各个单位都呈分散状态。加之缺乏电台,相互联络的手段很落后。而在军部所处的周边到处都是山高林密的崇山峻岭,相对落差很大。
这种地形看似四周皆有屏障,看起来很安全。实际上这种地形对装备较弱,尤其攻坚能力很差的一方来说,并不处于一个有利的态势,战时只要敌军占领周边制高点,就会形成瓮中捉鳖的态势。
而流经军部驻地的青戈江,又是山区性河流。在东北崇山峻岭中整整战斗了两年的杨震,对于这种河流的性情太了解了。这种发源于山区,干流也在山区的河流。平时看起来水势平缓,涉渡极为容易。但是一到暴雨天气,这种河流往往因为山林地带泄水的原因,水量暴涨。实际上整个位于云岭的军部,自身就处在被分割的情况之下。
尤其在机关、学校,甚至各个团体等非战斗人员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实际作战部队数量并不算多,又缺乏重武器而周边敌情严重的情况之下。这种态势对于任何一支军队来说,都极为不利。
只是杨震又有些犹豫,对于那位曾经是北伐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