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也就意味着原本制定的北面的抗联、中部的挺进军,南部的冀东军区三位一体的作战模式的一环将被打掉。对于整个战局虽然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毕竟失去一个相当重要的支撑点。
而杨震看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的损失,还看到了另外一个更深的层次。日军对冀中平原的大扫荡,并不让人意外。冀中平原是华北的主要粮食产地,华北各个抗日根据地所需的粮食、棉花,大多都来自冀中平原。
在十八集团军之中,冀中平原甚至一度被称之为华北的乌克兰。拿苏联粮仓乌克兰作为对比,可见其对整个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性。没有了冀中平原地区粮食和其他物资的支持,华北各个根据地,尤其是山区要困难的多。
日军如果想要彻底的消灭华北各个抗日根据地,无论怎么部署,冀中平原地区都是他们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肃清对象。而切断对华北各个根据地粮食、物资的供应,使得华北我军智能困守在山区,冻死、饿死,则是日军的最重要的目标。
再加上冀中根据地距离日军控制河北核定地带的保定、石门地区过近,作为日军华北方面军与华中方面军交通干线,以及日军掠夺华北资源外运的主要干线的津浦铁路,就在其辖区范围之内。
甚至可以说,不打掉冀中抗日根据地,日军在河北的统治稳固就无从谈起。任何一个日军指挥官,只要不是过于草包,但凡有一些战略眼光,就绝对不会放弃对冀中我抗日根据地的彻底摧毁的想法。而冀中军区在这次扫荡之中成为重灾区,并不让人感觉到太意外。
眼下中日正面战场上已经进入相持阶段,国民政府在华北最大的重兵集团中条山守军已经被打垮。日军已经可以腾出手来,稳固其所为的后方。在这种情况之下,冀中根据地成为首选目标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说日军对冀中根据地发动的空前大扫荡,并不是一件让人意外的事情。但是日军居然在同一时间对太行、太岳地区发起规模同样巨大的扫荡,那就说明另外一个问题了。日军对山西这两大战略区的这次大扫荡,偏偏集中在挺进军已经出关作战之后。这其中固然有驻山西第一军主力上半年进行中条山会战,而暂时无暇他顾的原因。
但还有一个最大的可能,那就是他们应该已经知道太行军区与晋察冀军区的主力,已经被抽调走。尤其是一二九师兼太行军区,眼下正处于最弱的时候,整个军区作为骨干的十个主力团都被调走。
而为了补充在去年百团大战之中的损失,同时也为了健全编入挺进军部队的建制。这十个团,实际上是由十六团合编而成的。抽调走十个团,也就等于抽调走十六个团。而按照目前太行军区和一二九师的编制和实力,调出十个团基本上等于将太行军区最有战斗力的老部队都抽调走了。
日军选择在挺进军已经出关的时候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扫荡,其主要目标就是要在太行军区最虚弱的时候,一鼓作彻底的将这个华北主要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百团大战之中出兵最多的一个根据地彻底的摧毁。以及一直跟随一二九师活动的十八集团军总部,彻底的解决掉华北的心腹大患。
第二个目标就是即便太行、太岳两个军区在扫荡之中受到的损失再大,已经出关的挺进军也无法及时返回救援。尤其是在整个内外长城一线,已经被日伪军严密封锁的情况之下,挺进军是出关容易,在想调头返回就困难了。
当然如果能解决这个其统治华北的心腹大患最好,解决不了也要最大限度的削弱十八集团军在华北的活动能力,保持其对华北重点粮食、棉花产地河北、山西的控制。以及保证同蒲、正太、平汉各条铁路线的畅通。
之所以日军在对冀中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的时候,没有在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