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三百四十章 新东北大学

第三百四十章 新东北大学(2 / 3)

是由军区管理,还是由东北局管理,现在也是一个问题。现在军工部已经移交给东北局,军区则成立了单独的装备部。按照他们研制的东西来看,应该归属军工部。但是从保密程度来看,划归军区管理还是更合适一些。”

“但是交给装备部管理,也不太合适。而且划归军区管理,就算交给军区理工大学也算在内。这些人穿不穿军装,授不授予军衔?都是一个需要我们慎重考虑的问题。老杨,你看看怎么管理比较合适?自此次战役打响,我们难得有机会坐在一起,今天就合计一下,是成立一个特殊的部门管理这些项目,还是分别指定某一个人各自负责这些项目。”

对于李延平的疑虑,杨震抬起头看着此时窗外已经开始下起的沥沥小雨,沉思了一会道:“这件事情你与总指挥和李主任商议一下没有?他们的意见怎么样?还有你的想法,也一并都说说。你是政委管干部的,这些人如果留在军区,你这个政委的意见和想法很重要。”

李延平没有立即回答杨震,而是沉思一下后道:“老杨,这些人除了在沦陷区动员的之外,从大后方来的人中肯定能留下的在一百多人左右。剩余的,我们还在尽力的争取。另外跟随他们一起来的学生,在一千人左右。”

“而从沦陷区的各个教会大学,转来的教师和应往届毕业的学生,也有上千人左右。这么多的人,一下子全部由军区接收不合适。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地方,去安置他们。而且从沦陷区来的教师和学生,情况很复杂,全部接收到军区还是不太合适。”

“现在仅仅查出来的背景复杂的人,就是近百名。这些人有的家里有汉奸的背景,而且有几个家里面的人,在伪政权内的职务还不低。有一个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毕业生,甚至是汪伪政权某一部的政务次长的儿子,还有一个是上海伪警察局一个副局长的女儿。”

“即便是从大后方来的学生之中,背景也一样很复杂。来的学生之中,家中有人在重庆方面做高官的就有不少。这些人如果全部由军区接收,背景太过于复杂,很容易被某些方面渗透进来。但如果我们不接收,又会对我们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

“我看这样,东北局为了保证无法进入军区理工大学学习,而又有继续求学渴望的学生升学,同时也考虑到目前根据地尚无文学类的大学教育,所以东北局目前正在抓紧时间在佳木斯筹建一座综合型的大学。

“总指挥与我谈过了,他说军区理工大学招收的学生以及选拔到苏联留学人员,与整个根据地目前适龄的学子相比的毕竟还是少数人。而随着根据地的日益扩大,适龄的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

“单单一个军区理工大学和军区医学院,即无法全部接收多出来的学子,同时所有的优秀学子都参军,也给同样急需人才的地方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总不能将多出来的人,都送去学习师范吧。他认为我们整个根据地,不能只有两所正规的大学,还应该有更多培养新型人才的机构。”

“他希望更多的有志升学的年轻人,能够受到大学的教育。而且组建一所新的综合大学,对我们今后的人才储备,也更加完善一些。所以东北局才决定,在根据地内成立一所综合性的大学。”

“这座新成立的大学,东北局准备起名叫做东北大学。他们准备设立文学院、理学院,以及师范进修学院三个学院。但是现在因为受整体环境的限制,他们的教师也是奇缺。所以总指挥希望我们能够从这批教授和青年学生之中,协调给东北局一部分。”

“这些教授和学生,我看那边也可以分流过去一部分。尤其是在政治上不是那么太可靠的,背景过于复杂一些不适合在部队工作的,都可以协调过去。另外这次来的教授和毕业的学生之中,不少

最新小说: 千秋之改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寒门枭主 大明:家妻上将军 异域之星球领主 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 明渣的逆袭 袁术:我真不是大汉忠臣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圣心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