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二章 军装和军鞋

第二章 军装和军鞋(2 / 3)

是维持关内的原装,不进行大的调整。但是夏装的颜色全部统一为草绿色,冬季为土黄色。改变了过去那种各个根据地,军装除了样式大致统一,颜色却是五花八门的情况。

过去中央是无力统一配发军装,关内各个根据地只能根据自己周边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经济基础不同,能搞到的军装布料和颜料,确定自己军装布料和颜色。所以关内各个根据地,甚至各个根据地内部不同建制的部队,军装颜色也不同。

与当初挺进军出关的时候,好赖还尽可能的将一个军区来的部队,军装颜色搞的相同情况相比。在经历了四一年从夏季到冬季残酷大扫荡之后,进入了最困难期间的华北各个根据地的部队,此次出关军装的颜色更加五花八门。

各部队搞到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别说颜色了,除了军帽之外可谓是五花八门。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部队穿着老百姓衣服,或是干脆伪军、鬼子的军装直接穿在身上。除了一顶十八集团军的军帽之外,身上的军服外人猛地一看,还以为是鬼子或是伪军。

至于什么样式、颜色统一,都顾不上了,先别露屁股再说。在连最基本的补充能力都丧失的情况之下,什么军容都要优先让位给生存。搞到什么就穿什么,别说老百姓和日伪军的衣服,就是大姑娘的衣服都无所谓。有些部队进入东北的时候,身上还穿着去年的棉衣。

布料基本上是土质的粗布,样式也是不分尺码的统一二尺半。除了部分中高级干部之外,所有的军装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过于肥大。上衣几乎可以当风衣穿,而裤子则清一色都是免裆裤,也就是说没有裤裆的裤子。

此次关内部队出关,杨震将关内各个根据地部队,无论是晋绥和晋察冀的土黄色军装,太行、冀鲁豫和冀南的八爷灰,全部换成统一颜色的制式军服。而且将布料由原来的手工粗布,夏季军服全部更换为斜纹布,冬季军罩衣全部改为棉布。

军装的样式,也全部取消了二尺半、免裆裤的造型。上衣为中山装样式不变,裤子改为比较合体的宽松的中山装裤子直筒裤造型。营以下干部和战士,肘关节、膝关节,以及肩膀处,内里都加了补强布。

此次出关的关内部队,很多干部和战士还是第一次领到衬衫、袜子、绒衣,至于高腰防刺胶鞋也是第一次领到。至于相对合体的多的军装,很多参加过长征的干部也是第一次领到。不过其中春秋两季的绒衣和高腰防刺胶鞋,抗联的部队也是第一次配发。

而且这些帆布胶鞋,与之前采取的棉帆布胶鞋相比,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虽说没有采取美英等国使用的皮质作战靴,但是透气性要比原来有很大的改进。高腰增加了对脚踝的保护,鞋底在加厚的情况之下,防刺功能有了很大的改进。

所有的原材料除了鞋底所需的部分橡胶之外,基本上都依靠根据地内自产。鞋面虽说采用的还是根据地内产品最大的棉帆布,但是想方设法在不影响对脚部保护,以及改变鞋子耐用性的情况之下增加了透气性。

在经过一定的改进之后,虽说没有改变原来的防水性差的情况,但是透气性和透湿性要好的多。这种新式的棉帆布胶鞋,是杨震亲自带着几个西北工大来的教授,在原材料立足于根据地内的情况之下搞出来的。

当然杨震是没有时间去亲自抓,但是他和这几个搞纺织专业的教授专门谈了鞋子的问题。部队整天行军作战,不算结实的布鞋磨损太快。而且总体上算下来给部队配发布鞋,在需求量巨大的情况之下,在成本上也并不合算。

而抗联原来配发的胶鞋,不透气、不透湿,很容易引起脚气的传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在山区作战,防刺能力和对脚踝的保护能力很差。如果配备美

最新小说: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中世纪崛起 大明:家妻上将军 亮剑:老李要枪不要!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娇妻乖乖,慕总为她折腰为她疯 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 千秋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