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张旗鼓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张旗鼓(2 / 3)

时,对与日军作战的部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也产生了一定的好奇。

战前因为保密的需要,所有驻扎抗联部队的地方,都进行了严格的保密。内外进出通道,被严密的封锁。所有的部队调动,都是在夜间后半夜进行。部队从不进驻任何的村落,都是驻扎在野外。所以很多老百姓,并不清楚抗联究竟是什么样的部队。这次杜开山的南下,倒也也充分的满足了这些老百姓的好奇心。

也许是第一次见到装备这么精良的中国军队,也许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坦克和大炮。在杜开山向无棣快速行进的时候,公路两侧居住的老百姓,不用地方政府动员就挤满了公路两侧。甚至夸张到沿途的新海和盐山两个县城,整个县城能够走动的人,也都跑出城看抗联的行军序列。

如果不是当地的渤海区党委和行署工作人员还算得力,恐怕杜开山的行动速度,会因为公路的拥挤至少下降三分之二。不过公路两侧的老百姓,在看到眼前的坦克和汽车,以及各种口径的大炮之后,欢呼声从祁口一直响到了无棣。

不用地方政府动员,成筐的鸡蛋、馒头、熟肉,就往汽车上扔。被眼前热情的百姓,搞的有些不知所措的杜开山,只能对配合他此次穿插作战的渤海军区政委摇头苦笑。命令部队拿出一部分罐头,以及换下来的冬装交给沿途的几个地委。

原本在一出祁口,就发现有被围观的趋势后,杜开山就立即请示杨震。是不是要求渤海区党委、行署,派出干部和地方武装对公路沿线实施警戒。毕竟被这么多的老百姓围观,不利于部队行动不说,还相当的不利于保密。

但杨震给他的回电,并转发渤海军区、渤海区党委、渤海行署上却是只有一句话,只要不影响行军速度,对于沿途百姓的围观,不要做任何的禁止与拦截。就是要大张旗鼓的行动,就是要让老百姓建立起信心。

让所有华北根据地的老百姓都知道,以前那种敌强我弱的情况,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让他们安心的过日子,不用在为担心日伪军不时进行的大扫荡,不用在担心日军烧杀劫掠。很多时候宣传一万遍,不如让老百姓亲眼看一遍。

杨震非但没有答应杜开山的要求,反倒是鼓励他大张旗鼓的去行动。虽说摸不清一号究竟是什么心思,但是一号既然已经下了命令,他也就没有进行任何的阻拦。只要不耽误他行军,爱看就随便看吧。

而就在杜开山所部轰轰烈烈、大张旗鼓的,一路在沿途百姓围观和欢送之下,抵达庆云、无棣境内,开始渡过马颊河准备实施对德州战场之敌背后穿插的同时。在乐陵、宁津日军当面的抗联部队,也实施了全面的反击,死死的缠住当面的日军,使其无法调动到其他的战线,更无法撤回马颊河以南,以策应杜开山所部的行动。

杜开山所部突然出现在马颊河北岸,打乱了内山英太郎中将的整个撤退计划。接到海军航空兵传来的,敌军大量装甲集群正在快速南下的情报。内山英太郎重复自己那位老同学,在得知第九师团残部被合围,四十四师团被全歼后的表情和举动。

熟知整个战局的内山英太郎,不用看地图上标示的杜开山所部推进的路线和速度。闭着眼睛就能清楚的知道,一旦被敌军渡过马颊河一线,会给自己整个在冀鲁边战场作战的几个师团,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和结局。

而这个结局,对于整个德州战场来说,无疑将会是毁灭性的。除非自己能够凭空在变出两个师团以上的兵力,并将他们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投入到马颊河一线,否则眼下的他已经没有任何的力量,来阻止敌军的这场坦克穿插战。

他部署在乐陵、庆云一线的一百二十师团,几乎已经是处在腹背受敌的态势之下,也根本无力抽调兵力阻击杜开山所部。

最新小说: 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中世纪崛起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亮剑:老李要枪不要! 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娇妻乖乖,慕总为她折腰为她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