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天王派趁机统治河套草原,摇摆于大明与蒙古之间,不断攫取利益,成长起来,渐渐失控。
朝中有识之士,也是颇为担心。但是孝宗却是仁孝之主,只肯于民生息,不肯起大军征讨。
因此这天王派最终真的成了那尾大不掉之势,这一次还差点配合鄂尔多斯,攻入了宁夏腹地。
这一下不啻于当头棒喝,让朝中几大派别都是认识到了河套的重要性。
也就是因为这样,子龙收复河套的消息传回去之后,几大派系都是对河套统治方法,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其中李东阳为首的文官派系觉得应该遵循孝宗时期的政策,不过多干涉河套的固有统治,只派出大员,统辖调和就是!
以英国公、成国公为首的勋贵派系,却是主张派出大军,进驻河套,把河套发展成又一军镇边塞,防止蒙古南下。
而奇怪却是第三派,也就是刘瑾为首的宦官派系!
这一派竟然也破天荒的支持勋贵派系的主张,派兵进驻河套,进行直接统治。
说到这儿,安王忍不住插嘴说道:“刘瑾此人,利欲熏心,他主张与英国公、成国公差不多,但是却应该别有诡诈吧!”
“正是!”徐光祚点了点头,说道,“刘瑾的想法其实廷议的时候,就暴露了!”
“哦?却是怎么样的?”安王几次三番与刘瑾为难,这在大明朝野之中,早就知道安王是反对刘瑾的急先锋,而刘瑾也是欲除安王而后快,只是安王的宗亲身份,除了谋逆大罪,尽皆是可以赦免的,刘瑾才如同狗咬刺猬,无从下手。
如今听到刘瑾竟然与勋贵一派的意见保持了一致,这让安王如何不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