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都市言情 > 旧书大亨 > 第二章.一缕书香飘来

第二章.一缕书香飘来(2 / 3)

就从县城来到这里找工作。但现在的工作岂是好找,人浮于事,连很多大学生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何况他这个高中毕业生。学历,经验,背景,人际关系,他一样没有,结果只能是给人家端端盘子做做保安,不是在酒店打工,就是在KTV做服务员,就这么一晃荡,过去了三年。

三年的岁月可以磨砺一个人,林逸虽然年轻,却早已看尽了世间白眼,尤其从事底层工作,接触的人和事物都比较多,更加明白了“阶级”和“等级”的含义。

从阶级层次来讲,林逸觉得摊主李老鼠和自己属于一个等级,都是一穷二白的无产阶级,做生意不容易,卖了假货怕被抓,卖真货又赚不了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天气冷做不成生意,天气热摆不了地摊,刮风下雨要挪地方,降霜下雪更是活受罪……总之,像他们这样的人赚钱不容易。

如果自己有钱,林逸绝对会赔偿那个鼻烟壶,不管是不是因为自己的过错。

可惜,他没钱。

叹了一口气,林逸习惯性地朝着自己熟识的旧书摊走去,能够抓紧时间蹭几本书看看,对于兜里无铜的他来说,这才是莫大的幸福。

……

财神庙旧书市场,大约有七八个摊位,不过经常在这里摆摊的则有四个,被称为旧书市场的“四大天王”。

第一位名叫刘清源,早年玩邮票资产百万,然后跟人学炒股,一夜之间倾家荡产,无奈就摆起地摊卖旧书,经常带着矿泉水装着的白酒来财神庙摆摊(财神庙禁止酒水),时不时嘬两口,脑袋酒晕的时候多,清醒的时候少,只要三两酒下去就晕乎乎,紧接着就大谈自己当年资产百万的风光史,绰号“刘三两”。

刘三两卖书很有意思,他从来不看书的品相,厚薄和内容,只看书的年代,年代越来越值钱,像什么线装书,民国时期的红色文献,都被他贵为“牛逼轰轰”一类的好书。

第二个卖书的叫王永生,绰号“王黑子”,人黑心也黑,好书敢问你要个天价,卖书也很精明,往往不喜欢把书摆整齐,而是一股脑堆在一起,让人们自行翻捡,给人一种书堆淘宝的欲望,偶尔从一大堆书底下翻出一两本自己喜欢的,买书人就会喜欢的不得了,以为自己捡到漏了,却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王黑子故意堆在地下的,上面都是破烂货,下面才是好东西,这正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如此以来,那些读书人就会更加主动光顾他的书摊来淘宝。

第三个名字叫董建明,绰号“董眼镜”,不修边幅,经常邋里邋遢,卖的书比较特别,喜欢卖一些气功异能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他边卖边看,经常斜躺在书摊前,做卧佛姿势,枕着手臂,拿了书比划着研究。他卖书只看内容,只要是气功类的,就都很贵。

最后一个“天王”却不是男的,而是一个女书贩,名字叫何英,花信年华,虽不太漂亮却够风骚,是书市有名的“何仙姑”,经常会在摆完摊后“普渡众生”,和一些熟客或者穿金戴银的大老板去附近的旅馆联络“感情”,因此从不缺钱花,卖书倒成了副业。

“何仙姑”这种行为准则,让另外三大天王垂涎欲滴,可惜他们三个一个“酒晕子”,一个是“黑树皮”,还有一个“邋遢鬼”,何仙姑根本就看不进眼里,不过表面上何仙姑还是很给面子,只是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却不知道三个家伙宁愿做“狗尾巴草”,也不愿做什么“窝边草”。

何仙姑卖的书都是一些儿童书或者《读者》,《特别关注》之类的杂志,她本身学过水墨工笔,偶尔也会把自己画的花鸟人物拿来卖,一幅画四五百,卖者趋之若鹜,当然,买完画之后一定会很虚心求教,去旅馆找个房间探讨一下该画的优劣。

除了

最新小说: 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暖婚甜妻:京圈太子爷宠坏小玫瑰! 老爸让我从十个女神中选一个结婚 都市修仙战尊 傲世潜龙王东 1978合成系文豪 都市鉴宝:我的眼睛看穿一切 玫瑰在野 是兄弟就来踢球 华娱:从怪兽电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