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的,看那家具的木腿有故意做旧的痕迹,再加上几条木褪的轻重不一样……”
“厉害!”高和尚竖起大拇指,“单凭这些细微之处就敢做出这么大胆的假设,俺老高算是服了你!”高和尚马屁杠杠滴。“说实话,俺这一辈子从没服过什么人,你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
眼看这位老高嘴巴哔哔没完没了,林逸只好提醒他:“节目开始了,小声点。”
老高咳嗽一声,立马坐端正身子,这才又恢复道貌岸然的民间高手模样,只不过不到三分钟,他屁股上就像长了刺,又开始磨蹭起来,时不时地交头接耳找林逸说悄悄话,搞得林逸很是无语,这放到学校就是典型的多动症孩子。
接下来下半场的鉴宝活动,基本上延续了上半场的氛围,依旧是四大专家唱主角,四位民间高手再次沦为绿叶般的陪衬。
直到---
“这套画谱是清朝顺治年间的,作者是版画名家萧云从,他创作并刊于顺治二年的这册《离骚图》,无论是构图立意还是刀工技法,都达到了清初版画艺术的最高水平。但是破损严重、品相太差,而且这种破损是无法通过修补所弥补的。因此不具有收藏价值了。”陈天锡陈教授面对一位做字画鉴定的持宝人说道,“我们看一件东西是否具有收藏价值,不但要看其年代,品相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这位持宝人也非常懊恼,“自己以前不懂这方面的知识,造成现在这样的损失很后悔。虽然只是一册清朝画谱,但是多少还是希望能够值点钱的……”
陈教授摇摇头,看着那册残缺不全的画谱说道:“像这样的损伤程度,如要找名家修复也需要花一大笔钱,差不多三四万,而修复好以后,也不一定立马就能找到合适的买家,很多收藏古籍的买家对这种修复后的‘金镶玉’画册并不买账,所以,风险很大呀……总地来说,你这本就算保存下去也毫无意义。”
持宝人伤心至极,忍不住问:“那……这个,最多能卖多少钱?”
“这个……”陈教授沉吟了一下,“实不相瞒,如果是品相好的,这种清朝顺治时期的版画精品,最少也能值个十几万,可是现在残缺成这样子,顶多是三千了。”
持宝人咬着嘴唇,“那……这破画谱你肯收吗?”
陈教授没想到对方会问出这么令人尴尬的问题,一时有些哑巴。
废话,他收这破烂玩意干吗,又没有丝毫收藏价值,刚才之所以报价也是要安慰他,可是这个持宝人竟然不开窍。
就在气氛略显尴尬的时候,一个声音突然道:“如果不介意的话,这册画谱可不可以让我看看?”说话的却是不久前出完风头,立马就沉寂下去,不再显眼的那个年轻人---林逸。
又来?
四大专家看着林逸,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又要搞什么鬼。
那位持宝人却像是逮到救命稻草,病急乱投医,忙拿了“宝物”从“专家派”转移到“民间派”,看看这个年轻的鉴宝大师怎么说。
“大师,您帮忙看看---”
林逸亲切地接过画谱,翻看了几眼,虽然早有了解,他还是看得很仔细---
这是一本清代线装白纸精刻本画谱《离骚图》,看扉页牌记,显然是顺治年间著名画家萧云从和版刻者汤用先一起创作的。
史载,一六四五年初,清兵攻占扬州,三月进驻芜湖。画家萧云从他满怀亡国之痛,避走他乡。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清兵侵入芜湖的当年,云从与著名的徽派版画刻工汤复合作,刊刻了他这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版画作品---《离骚图》,这应该不是偶然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取《离骚》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