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质子入京,代表金国国主在二帝灵前守孝,而后割让上京以南所有土地给宋国,赔偿钱粮五千万贯等等。
这种条件金太宗自然难以接受,宗弼便提议教亲军护卫,杀出一条血路来,突围北上逃亡。金太宗见得如此,也只得听从宗弼言语,他知道会宁城是守不住的。
建炎元年四月中旬,金太宗挥军突围,最后只余万余军马勉强突围,宋军攻破上京会宁,金国那尚未彻底完工的皇宫落入了宋军之手。
攻陷会宁后,种师中将所俘获的金国一干大臣、宗室、宫眷妃嫔等都押回开封献俘,在会宁搜出金国抢劫辽国的金银珠宝、玉玺典籍等等,种师中也一并运往开封。
最有意思的便是宋军在攻陷五国城后,解救出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并一干辽国宗室和女眷,种师中也不敢擅自处置,一般的全部押送开封去了。
耶律延禧等辽国皇室被送到开封后,三娘命人好生招待,赐下府邸让其安住,并厚加赏赐,当然赏赐之物都是抢夺金国所得之物。
耶律延禧等本在金国受尽凌辱,吃不饱、穿不暖,任人宰割,忽然被救出,自然是对宋军千恩万谢,随后又迁到开封居住,当然是犹如地狱到天堂的感觉,加上三娘厚待,自然是感激涕零。
随后三娘亲自见了耶律延禧一趟,也不知与耶律延禧说了什么,最后耶律延禧便公告天下,自去帝位,号令辽国旧部归附宋国,辽地起兵的贵族都要归顺宋军云云。随后三娘以宋国女帝名义,册封耶律延禧为辽王,便安居开封,不再回辽地去。
有了耶律延禧这个辽国末代皇帝的檄文旨意,宋军便四处在辽地招抚辽国起兵抗金的贵族。只因此刻金国大势已去,在辽地大小有数十股武装势力,多半都是辽国旧属,用耶律延禧的名义招抚,大部分复辽军都归顺了宋军。当然也有野心膨胀的辽国贵族,自称帝王的,或不听耶律延禧旨意自立的,宋军也不客气,招抚不成便挥军击之,复辽军连金军都打不过,哪里是宋军精锐的敌手?
经过半年的清剿,至建炎元年九月,辽国旧地内的复辽军已经基本都被招抚,少数反抗的也被彻底平定,也有部分西迁,前去投靠西辽的耶律大石去了。
另一边,北伐军岳飞所部统帅精锐骑兵数万人,沿黑龙江继续向北追击金太宗,在白山黑水之间,紧追金太宗不放,最后金太宗被逼无奈,朝西逃窜。
也是经过半年多时光的追杀,最后金太宗和宗弼在蒙古贝尔加湖附近被追上,宋军与当地蒙古八剌忽部联合,彻底歼灭了金军最后的力量。完颜宗弼死于乱军之中,金太宗被俘,自此北伐金国大功告成。
岳飞押送金太宗回开封前,在贝尔加湖畔,大会蒙古诸部头领,与蒙古诸部首脑盟约,商定与蒙古互市,而蒙古诸部臣服宋国,以为藩篱。
岳飞回朝后,向三娘奏请蒙古诸部会盟之事,三娘颁下蒙古八部金册铁劵,册封蒙古八个部族首脑官职。当然八个官职哪里够那么多蒙古部族分的?后来三娘这个八部族官职让蒙古诸部陷于了互相的讨伐之中,只因宋国这八部族官职只封给人口和牛羊最多的八个部族,封了官职的部族才有资格与宋国互市。是以八部族官职引起了蒙古诸部长达百余年的相互厮杀,这当然是三娘的二桃杀三士之计。
金太宗被押回开封后,朝臣们都纷纷上表要处死金太宗,以报血仇,但三娘却按下朝臣们,什么冤冤相报何时了的仁义道德大话说了一通,最后安排将金太宗关押在二帝陵墓之处,终生为二帝扫墓守陵。这个安排看似宽赦了金太宗,实则如同历史上金国关押二帝于五国城一般,金太宗在二帝的陵墓之内,天天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被守陵太监欺辱,终生都未能再出陵园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