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也越急,如此绊绊磕磕的走了两天,第三日的上午,轮船终于到了通化县城。
此时通化县城的东关可谓是人山人海,去年那艘三百吨的火轮船到通化的时候,就引得几十里外的人都往城里赶,今天却是两艘——原本是三艘——比去年还大的洋船到通化,那更是不得了的事情,而且这船还是隶属通化轮船公司的,又如何不让如深受交通不便的士绅百姓们高兴呢?为了庆祝轮船公司的新船到港,在士绅们的建言下,通化县难得的弄了个欢迎仪式,以庆贺通化至安东、通化至天津、通化至上海的航线开通。
众人簇拥之下,县令秋老爷身着七品官袍,正在凉棚下念着胡子,没有理会旁边士绅的奉承,只是欣喜的看着江面上的庞然大物遐思:搭桥铺路建学堂,这拿出来就是奉天将军增祺大人也要表彰的政绩啊,自己的位置怕是要往上动一动了。去年胡匪袭城,虽然最后被打退并且还射杀不少胡匪,但是毕竟是通化城防不严,上面只说是功过相抵,但如今,这轮船公司一开,交通开始便利;除此之外,吴江人陈佩忍又在县城里开了新学,而且他还不只是在县城里开,各处乡镇也是办了学堂的。这两项大好事,自己可是有督导之功啊。
和秋老爷的憧憬不同,同在凉棚里的钟观光却在计算着建设事宜。按照密报,这轮船上除了装的大部分都是从天津买来洋灰,少部分是机器以及天津装过来的棉布等洋货,当然还有一些藏在船底夹舱里的军火。不过,军火已经在五女山城卸了,棉布什么的也不要他管,关键是这船上的洋灰他倒要好好想想怎么个放置,还有就是钢轨这次没到,等下德国人马丁又要嚷嚷了。
按照德国工程师的设计,未来的通化工业城可不是在老县城,而是在溯流而上的二道江北侧——后市通化市的位置。通化地处山区,浑江两岸平地稀少,测绘下来唯有那里才有地方立一座新城。而且炼钢非常需要水的,把工厂办在江边正好。煤矿、铁矿虽在浑江南岸,有一些不便,但从江上设一座百多米长的铁路桥。通过铁路自然可以把浑江东南面铁厂的煤和七道沟的铁矿石拉过来,至于浑江西面的马当镇铜矿,则连桥都不要,直接修一条大约四十里的铁路,到时候铜矿石遴选之后也一并拉到新城冶炼。
图纸上画起来很是简单。但是建起来确是实艰难,不说两条加起来一百三十余里的铁路,单是二道江筑城就是大工程,要想当初通化县城筑城可是花了四五年功夫才弄好的,如今要在两年时间里凭空的建一新城何其艰难。工人却是不愁的,日本人占领安东之后,把安东大东沟那边屯的木头都没收充军了,现在沿江的木把子都没活可干,听说通化这边招工,全一窝蜂的跑了过来。但筑城的人员调配、后勤支撑、施工管理,物资运送,资金投入都是很艰难的事情。钟观光虽然有一套杨锐给的PMP课程,但是对于他而言这东西实在太先进了,虽然所学有用,但是他还是累的够呛,加上平日里不注重食宿,整个人似乎老了十几岁,甚至有天夜里还曾咳过血,当然这染血的手巾很快被他给扔了。没人知道这事情。
钟观光又看了一眼货单,上面有三千多桶洋灰,这洋灰都是木桶包装,一百七十多公斤一桶。算下来的话有六百多吨,都是用来筑城的,当然这只是一部分的一部分,真要完成新通化城,没个十万桶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杨锐出的主意,说是这东西简单好用。比切石头墙块多了。只是这东西不能碰水,二道江那边都在打地基挖壕沟,仅有的房子也是工人们的窝棚,虽是九月雨水少但这东西不能放在外面,要不然来几场秋雨那就毁了,还是卸在县城吧,钟观光如此想到。
正想着洋灰的事情,不料德国大胡子马丁跑了过来,他可不是来参加庆祝的,“钟先生,为什么我没有看到我的铁轨,只看了一堆没有用的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