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事,还请不要外传。”
秋瑾只是地主而已,虽有同乡的介绍信函,但保密严苛的复兴会对同乡之类都不太相信,会内还不知道谁传出来“同乡同乡,背后一枪”之语,反正会员是上防父母、中方亲朋、下方子女。秋瑾虽然知道吕熊祥是个光棍,但此时却知道了天大的秘密,心中急切的不得了,道:“焕卿兄,有前明遗诏相助,那义旗一举,应者云集矣!届时我等整肃军旅,挥麾北上,杀入京城,即可光复旧物啊!”
她目光灼灼,话语恳切,只说到陶成章的心里,在这一刻,陶成章只觉得找到了知音,这才是革命党啊!这才是一腔热血、毫不顾忌的革命党啊!完全不是复兴会那种什么都讲究纪律,什么都依照的计划、表格、程序的木牛流马。不过,去年和杨锐在天津相会的话语还是对他有些影响,他忍着激动的心绪,道:“现在时间还不成熟,我会认为,举义要在慈禧死后才能进行。”
“我会?焕卿兄为何处人?”秋瑾用着同盟会的接头暗语,若是他也是同盟会会员,那应该答“汉人”;再问何物?应该答“中国物”;最后问何事,应该答“天下事。”
陶成章本是浙江人,秋瑾明知故问何处人,那就一定是道上的接头暗语了,他摇着头,道:“竞雄兄,我乃为复兴会会员,还未请教?”
听闻陶成章居然是复兴会的,秋瑾神色一暗,道:“同盟会会员。焕卿兄,复兴会不是说要支持立宪吗,何曾想着要举事?”
秋瑾的反应在陶成章的预料之中,他道:“立宪为假立宪,革命为真革命,此革命方略而已。”
“确实如此?”秋瑾有些不信,又有些相信,毕竟要真是保皇党,那就不会把前明抬出来整肃会党了。
“确实如此。”陶成章点头道。
“可若是如此,其他革命同志便会对贵会有所误会,这革命势力如何才能壮大?”秋瑾不知道怎么就信了,顿时为复兴会考虑起来。
秋瑾问的问题其实也是陶成章一直想的问题,其实现在复兴会的人才大多是自己培养的,教育会下面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革命党,少量外部人才也是复兴会会员亲自找上门去做工作,拉人入会。对于慕名而来的投奔者,从今年开始,政审工作更加严格了,即便通过也是外围人员。但陶成章一直在北京负责暗线所以对这些都不知道,他无奈道,“哎,会中在下一局大棋,对于如何吸引革命义士会有全面考虑吧。竞雄兄,同盟会最近可要举事?”
“举事,我是想举事,但奈何其他人都缩在东京不回来,再说会中俱是虎头蛇尾之辈,即便回来,也毫无用处。”秋瑾只把陶成章当自己人,在东京她和陈天华最谈得来,甚至有人谣传两人之间有私情,但陈天华一死,她只觉得再无知心之人,此时见到陶成章,顿时又只觉得他是难得的知己。
“竞雄兄,要不入复兴会吧。会中虽然纪律繁多,程序复杂,但光复华夏之希望,非我复兴会莫属。”陶成章对秋瑾也有一种说不出的认同,见她不喜同盟会,便想邀她加入复兴会。
“可复兴会何事才能举事?”入何会秋瑾都不在乎,她要的是早日杀尽鞑虏、光复华夏,要不是担心自己身弱体虚误事,她上个月早就北上和方君瑛等人会合刺杀鞑虏了。
“慈禧死后便一定举事!”陶成章斩钉截铁的道。
同在中国公学,同样的一个问题,冯特民面对提问的田桐和胡瑛,道:“慈禧死后三年之内,便一定举事!”
“可慈禧何时才能身死?”三年是一个清楚的概念,可一个人身死的时间却是不确定的,田桐不由的担心起来。
“即使慈禧不死,我会也必定在五年内举事。”冯特民只好说另一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