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杨锐和诸人谈的都是学部之事,下了马车还想继续谈的时候,却看见谢缵泰已经在那里等着了。因为临时政府承袭满清的官衙布置,那外务部还在无量大人胡同,也就是紫禁城为竖轴,在皇城的东面。刚才谢缵泰也从电话里知道杨锐被一帮请愿的人围了,想来但刚好被日本新换的公使山座圆次郎给拦住了。
合约已订,虽然中日双方都知道两国以后必有一战,但现在养精蓄锐的时候彼此间还是极为客气的。毕竟前一次的失利让日本认识到要想一举打垮中国,单靠十万人是不行的,以现在复兴军的军力来看,不算北洋军也有三十多万人,而这三十多万人有一大半都在东北,所以,要想彻底征服中国,那就必定要有超过四十万的军队开赴中国作战,如此才能有打垮复兴军的可能。
除了军队数量,外交形势也极为重要,特别是盟友英国不希望关内发生战争,但按大本营判断,若干不能直接杀入中国的腹心之地,比如北京,那么以杨锐的强硬,战争不可能会像甲午那样,军队没进山海关就中国就喊停投降了的。杨竟成政府如果像在奉天之战那样实施焦土政策,将战事彻底的拖下去,那便对跨海作战的己方很不利,毕竟战费不可能是无限的,而之前的战败又让各国借款心存顾虑。基于此,大本营去年同意中日停战以节省军费,并在同时制定一个,一举占领北京、而后通过外交手段逼迫复兴会认输的计划。
山座圆次郎早年就入了玄洋社,和他的前任伊集院彦吉一样,他也是个大陆主义者,他来中国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为将来的中日再战做准备,而这些准备中,最关键的就是开战的借口和营造有利的外交形势。比如现在,中英之间因为西藏问题不能谈到一块对日本是有利的,但这只是中英之间的问题,中日之间也要有明显的纠纷才好制造开战的借口,并在外交上孤立中国。
山座来中国几个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唯一能说得出口的就是中国政府、工厂、学校以前请的日本顾问都被解聘,但这是在奉天战时发生的事情,停战谈判也没有顾及到这一点,所以这不是要点。可上个月开始,山座就不断的发现了机会,一是陕西油矿,之前是请了日本大冢博士及技师开采的,现在贸然交给美国办理,那就是无视日本的优先权;
二是九江铁路,也就是南浔铁路,是属于江西铁路公司办理的, 并且江西省内的铁路都将有这个公司修筑,虽然这个铁路成立始就说不招外股,股票也‘不得转售洋人’,但日本资本还是通过沪上华商大成工商会社的吴瑞伯入股了一百万两,获二十七万多股股票,铁路开工以来,铁路公司又陆续问华商大成工商会社借款,并聘请了日本技师,购买了日本设备。
新政府成立即施行铁路干路国有、补退民款的措施,其他铁路公司的清理、哪怕像四川那样的积年沉案都查的一清二楚,铁路公司的原有股本,该退的,该补的,都处理的极为妥当,但江西铁路公司的股东华商大成工商会社因为股金是借自日本人,或是因为自己不敢得罪日本人,或是以为政府会怕日本人,股金坚决不收、股票坚决不退。可即便如此,九江到德安已经打好地基的那五十多公里——因为日本设计师为了省钱,路基设计的太低,转弯半径、坡度限制不妥,已经由官方的施工队开始实行整改,整条铁路的修筑工作也已经全面铺开。
部队开进、农会发动,加上原先铁路公司的股东本就厌恶洋人入股,现在政府接收,返退本息,大股东还被工部纳入了实业计划,将扶持他们办厂,所以修路工作没有助力,极为顺畅。股东满意,百姓也满意,甚至有谣言说,全国那么多省的铁路不修,唯独修山西和江西的,那是因为山西有煤,而江西有人——这是当朝总理大臣不忘桑梓而力主修的,这铁路据说定时会穿过南安府城。临时政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