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金碧辉煌的洛阳皇宫,虽然已经和丞相高欢挑明了撕破脸,但皇帝元修每天还是坚持上朝。
今天的议题是:洛阳被围成这样的今天,朝廷应该怎么办?
朝堂下稀稀疏疏、零零落落站着不几个人。
还好斛斯椿和独孤如愿来了。
元修这样想着。
“朕已经和高欢公开摊牌,彻底决裂了。现在该怎么办?”元修说完就看向斛斯椿。
下面穿着墨绿色官袍的白脸尖下巴,就是斛斯椿。摊开双手,说:“我都已经建议您在邺城增援渡江的时候出兵奇袭,一定能击溃高洋的重甲师团。现在……”
元修受了刺激一样一下站起来:“你说的容易!现在洛阳城外高澄二十多万大军虎视眈眈,就算你说的是对的,有谁敢出城一战?你这计略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独孤如愿心里觉得这话说的不妥,不过也不能指明,也就低着头在下面莫不啃声。
“朕只想知道,现在,怎么办?”元修无奈的坐了回去。
其实斛斯椿倒不是没有办法,跟着乌鸦军师这么长时间,又不是笨人,多多少少还是学到了一些出谋划策的方法。不过一方面是元修虽说和高欢决裂,却没敢杀掉皇后高清,再加上另一方面,自己主动出击,趁高洋带兵半渡黄河之际奇袭的妙计没有被采纳,就已经证明了:元修虽然可能真的是有心想独立,但个人胆识和做事都太疲软,总是走退路的人,最终会无路可退。看现在他的那个熊样,真的不像是能和高欢对抗的样子。要不是因为自己会被高欢杀掉,如果给斛斯椿重新选择的机会,估计一定会逃到晋阳吧?
其实在场的大家都知道,目前摆在元修面前的道路只有三条:逃亡荆州投奔贺拔胜、逃亡关内投奔宇文泰、出城和高澄的晋阳大军决一死战。
根据开战至今的表现来看,第三条路是无论如何都走不通的,谁都知道:看这皇帝的样子也不像是能冲出去拼命的料。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逃了。
可是逃到哪儿呢?
散骑侍郎柳庆主张进入关中,因为荆州太近,旁边的襄阳还驻扎着晋阳派侯景的军队,不是久居之地。
而东郡太守裴侠则主张投奔荆州,原因有三:一是虽然侯景是亲晋阳,但并不是坚定的晋阳派,只是迫于形势介于压力,逢场作戏而已;二是荆州靠南,如果晋阳不肯善罢甘休硬要杀来,还能继续向南投靠梁国,萧衍一定会接纳他们;三是他认为关中宇文泰是一位不属于高欢的当世豪杰,投奔他无异于出汤入火,毫无区别。
可元修哪能听得进去这么多话,只询问了洛阳城的兵马总指挥、自己的宗室元斌:“目前城外可有勤王兵马?”
“回陛下,没有见到,只听说关中泾阳兵府蜘蛛军刚刚袭取了函谷关。现在正在关内休整;襄阳侯景的军队正在向洛阳赶来,除此之外嘛……就再没有任何别的消息了……”
元修也是发愁的靠在龙椅上。
这些臣子都一样,平时牛皮吹得梆梆响,关键时刻一个敢站出来的都没有。现在该怎么办呢?
“还是继续密切关注城外动向,严加守卫,洛阳城高池深,我们静观其变吧!”
元修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下了一道这样的命令。
——————————————————
竹简的《孙子兵法》顺势滚落展开,苏子云斜靠在案几上,一手托腮:“缺粮不能持久;无法死保洛阳;准备仓促,不能和师兄正面开战;不知增援何时能到,又能起多大作用;城池已经被包围孤立;通信不畅,也不知道里面的朝廷做什么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