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较劲,肯定是不明智的。
他狐疑地打量了陈乔山一会,心里暗自琢磨,这人难道知道什么内幕消息不成?
王巍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年头,这想法未免有点不知所谓,就陈乔山的样子,也不像是有背景的人。
他好奇地问道:“我能问一下,你准备买进哪只股票吗?”
“国投电力!”陈乔山没有一丝犹豫,直接给出了答案。
……
手续办得很顺利,陈乔山把十万块钱划拨过去,拿到了一个券商共管账户,里面一共有五十九万的资金余额。
这还没进场,就先少了一万块钱。
这是正常的流程,扣掉的钱是第一个月的利息。
利息高得离谱,月息两分,年利率已经顶天了,跟高利贷也差不了多少。
陈乔山知道,他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就没多计较。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光利息贵,佣金也是按最高的标准来。
千分之三的佣金,算上印花税和手续费,每次交易的费用也不是笔小数字。
钱到手了,陈乔山并没有感到轻松,相反,他的精神紧绷了起来。
钱是弄到了,可是大部分不是他的,还承担着高额的利息,一个不好,剩下的九万块就血本无归,他不得不小心。
陈乔山并没有第一时间满仓,他也没说谎,确实是准备买进国投电力,不过进场的时机还得仔细挑选。
与此同时,经过一番波折,陈乔山的文章终于在搜狐财经上登载了。
这次与以往有点不同,文中大篇幅的笔墨都着落在股市上。
陈乔山这次照例是在炮轰李素,不过辐射面扩大了。
他在文中写道:牛市,各路股神纷纷现身,为广大股民指点迷津,一时间引得无数人跟风。
待到股票下跌,股神消失无踪,某些专家却粉墨登场,针砭时弊,帮着推卸责任,充当合格的马后炮。
很多上市公司,不注重企业实际效益,各种炒作概念推高股价,某些经济专家却视而不见,甚至还帮着推波助澜。
陈乔山直接指出,股市就是个名利场,而李素就是典型的名利场中人。
他直言不讳地指责李素,明明就是个九流的专家,却偏偏喜欢冒充专家,对经济规律没有起码的了解,却喜欢四处兜售管理咨询业务。
在文章结尾处,陈乔山直接写道:
“敢问李素,你读得懂上市公司的财报吗?”
实话实说,这篇文章打脸的意味十足。
当然,这不是陈乔山的原创,他借鉴了北大邹姓教授的文章。
他可是记得,在当年,邹教授炮轰光华的张副院长,就说后者是九流经济学家。
在陈乔山看来,李素或许连九流专家都算不上,整个一个招摇撞骗的骗子。
搜狐财经的新闻刚一登出,就引起了轰动。
这也难怪,从01年年中开始,国内股市进入漫漫的熊市,普通股民损失惨重。
正如陈乔山文章中所言,很多股民之所以损失巨大,是受了各路股评人或者是专家的忽悠,很有切身体会。
经过陈乔山这么一撩拨,股民心中原本就满是怨气,顿时就爆发了。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李素,他算是遭了殃了,陈乔山前些日子的待遇,这次着落在他头上了。
李素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很快就回击了。
陈乔山也没闲着,两人就这么你来我往地打起了嘴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