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聊斋先生 > 第五回 借赈灾善人劝教子 助分粮孺子明大义

第五回 借赈灾善人劝教子 助分粮孺子明大义(1 / 3)

第二天一大早,小松龄敲着铜锣,走街串巷吆喝:“分大米喽!爷爷奶奶!叔叔大爷!大哥大嫂们!无米下锅者,都上俺家分大米喽!”

他一边敲锣,一边吆喝,见了人该叫什么叫什么,很有礼貌,小嘴甜的抹了蜜似的。他头里走,人们在后头夸奖:“看人家松龄,又聪明,又懂礼貌,真是个百不挑一的好孩子!”

“都是蒲老先生行好积德教育的好!谁能比?咱庄里富户多着哩,这灾荒年,谁舍得一粒米?可人家先分了粗粮,如今又从江南买来大米分给咱们!”

“从江南运米来,得花多少运费?他老人家这回花销大啦!”

“人家的钱也是血汗挣的呀!大米白白分给咱们,能好意思去领吗?这回饿死也不要了!”

“你这就错了,救济你不要,岂不是辜负了蒲先生一番心意,叫我说,既然没吃的,给咱就要,咱们不是种上秋粮了吗?秋天收了,加倍偿还!”

“到时候就怕人家不要,咋办呢?”

“好办,给咱就要,还他不要,拉倒!”

“你这人说话不讲理,你家里不也有多年陈粮吗,为什么不跟蒲善人学?拿出来救灾呢?”

“救灾?你没看见他腋下夹着袋子吗?八成也想去分大米呢!”

那人恼羞成怒,大声道:“就你们该吃香喷喷的白米饭?我也想尝尝鲜嘛!”

“你去也是白去,蒲善人一粒也不给,”

“我们沾亲带故,不信他不给点面子?”

“蒲老认人不认亲,不信,你去试试,小松龄这一关,你就过不去!”

感恩也好,秋后还粮也好,那都是以后的事。眼下吃饭是天字第一号大事,不管蒲老先生的大米是花多少钱买来的,反正是为了救活全庄穷人的命,有谁能饿断肠子拉硬屎,不去领米吃呢?于是,人们纷纷拎着粮食袋子,欢天喜地的涌进蒲家四合院里来了。

分米的架势早已摆好,天井中央放着个大笸箩,旁边,放着量粮食的‘升’、ˋ撇子ˊ(量粮用具,一撇合五升),笸箩外还有一只‘斗’,是为人口多的户准备的。

北方人世世代代靠高粱、玉米填肚子,有些人有生来头一次见到雪白透亮的大米,馋的直咽唾沫。

小松龄站在笸箩旁边,严阵以待!黑玛瑙般的大眼睛,认真地审视着每一个挣开布袋准备装米的人。

打头就是那位自称和蒲家沾亲带故,家里有存粮的人。他看看正忙着的蒲敏吾,又瞅瞅小松龄,满脸堆笑:“来,先给我分上。”

“不行!”小松龄大喝一声,劈手夺过他撑开的布袋扔到一边:“你家有的是粮食!”

“我的粮食都卖给灾民了。”

“是呀,抬高粮价,发了横财!又想来吃不花钱的米,你当我不知道?粮食里掺沙子,坑了多少人,你还有良心吗?快走,我看见你这种黒心肝的人就恶心!“

“你小小年纪,就六亲不认!表叔不跟你一般见识。敏吾哥,不看僧面看佛面,我可是你表弟呀!多少给我点让我也尝尝新鲜……”

“少废话,我老姑还不是被你活活饿死的,你守着粮食饿死娘,还是人吗?”

众人暗暗发笑,有些人本想帮着小松龄数落他几句,可当着蒲敏吾的面,谁也不好意思开口,只悄悄发出一声声冷笑。

那人被小松龄一通数落,觉得下不来台,只好频频使眼色向蒲槃求援。见蒲槃只顾着挖米,不理睬,打讪说:“敏吾,我走啦……唉!让你表弟怎么出你家大门呀。”

蒲槃头也不抬,扔给他一句不凉不热的话:“没工夫送,你怎么来

最新小说: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娇妻乖乖,慕总为她折腰为她疯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中世纪崛起 亮剑:老李要枪不要! 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 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