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聊斋先生 > 第五十回 游崂山他乡遇故知 遭惨败大王入空门

第五十回 游崂山他乡遇故知 遭惨败大王入空门(1 / 4)

三山大王在聚义厅大摆筵席,一则庆贺除掉内奸,二则为蒲松龄和陈淑卿壮行。大家正喝得高兴,忽然接到急报,济世哈带兵十万围困青州,蒲将军请求火速派兵救援!

大王闻报,哈哈大笑道:“来的好!我正要找清兵主力决战哩!可巧他就送上门来啦!”于是,传令留少数兵力守寨,亲率大军驰援青州。

蒲松龄劝阻道:“且慢!大王先问清楚情况再作决定!”

大王道:“还问什么?送情报的人是蒲将军的亲兵,不会有诈。”

蒲松龄深思熟虑地说:“大王误会了,我的意思是:济世哈既然重重围困了青州,如果单为夺取城池,决不会轻易放人出城求援。蒲将军要派人来大寨送信,必须精兵护送经过拼死冲杀方能突出重围,大王应该问问使者是怎么杀出重围的?”

不等三山大王开口,送情报的人便说:“末将是乘中午围城清兵困倦时冲出来的。没费多大力气。”

蒲松龄道:“这么说,是清兵故意放你来大寨求援的。由此看来,济世哈用的是围城打援之计!其意图不仅仅是与义军争夺青州,意在把义军主力调离大寨,一举歼之。因此,大王行军路上,要特别警惕敌人伏兵!特别是潍河谷地,济世哈很可能在那里埋伏重兵,大王到达那里,一定先派人侦察,发现河水骤减,不可强渡,先派少量兵力诱出伏兵,然后对清兵实行反包围……青州解围后,不可与清兵决战,宜放弃孤城,收缩宾力,巩固后方,然后向南部山区发展。待人力物力足以与清兵抗衡或超过对方时,再与清兵决战……。”

大王救援青州心切,无心再听下去。于是打断蒲松龄的话道:“先生说的是,本王牢记就是了。青州危急,兵贵神速!先生要走,恕不远送了。”

于是,蒲松龄即刻告辞下山,夜里下了一场春雨,路边山坡上,果树鲜花怒放,放眼望去,仿佛落下一片色彩缤纷的彩霞。分得了土地、山林的人们,在自己的果园里和蝴蝶、蜜蜂一起劳动,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他们用山歌声表达对义军的感激之情:

层层梯田接蓝天,果树开花红艳艳。

山歌唱得人心醉,丰收果实分外甜!

蒲松龄无限感慨地叹了口气:“唉——!可惜!这样的好光景不长了!”

陈淑卿道:“蒲兄的意思是义军此去凶多吉少?”

“这是和尚头上虱子——明摆着的!有道是骄兵必败!而大王此刻何止骄傲,简直是利令智昏!济世哈明明是设下陷阱等着,而他却一意孤行,拽也拽不住他!只可怜文慧姐此番恐怕只好陪伴丈夫的灵柩回家了!——唉!不说这些丧气话啦!我们己经做到仁至义尽!连战胜敌人的作战方案都交待请楚了,大王听不进去,有什么办法呢?……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游山玩水必须具备良好心态!”

然而,向往中的崂山又在何处?在陆地?在大海中?还是在陆地与大海之间?‘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这是白乐天长恨歌中所描绘的海上仙山,现实的海上第一名山又是什么样子呢?

他们按照大王指的方向,骑马南行,经莱西,过即墨,终于看到向往中的崂山,从大海边缘拔地而起,直插云霄!来到近前,一堵巨大的悬崖石壁挡住视线,上面赫然雕刻着六个醒目大字:《海上第一名山》。

不见登山路在何方?只得沿石壁下前行。正走间,忽听吼声如雷!只见一挂耀眼飞流悬瀑自云端倾泻下来,顺溪流入大海。

一个中年道士在溪边汲水,两人便过去问路:“请问道长!登山路在哪里?”

道长一边往桶中舀水,随口回答:“

最新小说: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中世纪崛起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亮剑:老李要枪不要! 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娇妻乖乖,慕总为她折腰为她疯 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