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一百二十九章 满清的末日(上)

第一百二十九章 满清的末日(上)(1 / 2)

可是,恭亲王奕訢虽然一向被认为是皇族之中少有的能人,面对当前的局面也同样束手无策,“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朝廷现在对敌人的情况一无所知,就算是孔明再世,也照样拿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啊!”

“如果我大清还有入关时的八旗铁骑,那么还能以不变应万变,可是现在的北京城里,还有什么能打的军队?”,奕訢老泪纵横地悲叹道。

慈禧越听越是绝望,不禁哀叹道,“我大清两百余年的江山,难道真要断送在哀家的手里?这伙贼人究竟是从哪儿冒出来的?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满清政权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以往的争斗显得是那么可笑,两人终于完全放下了昔日的恩怨,齐心协力应对危局。可是叔嫂二人绞尽脑汁,也只想出了几个“或许可以挽救大清”、甚至只是“或许可以让大清多苟延残喘一两个月”的主意......

“一定要争取洋人的支持,这伙短毛反贼的情况虽然还不清楚,但能够这么快就迫近京城,打下、至少也是围死了天津,如此强大的战力,绝不是北京城里的官军所能抵挡的,只有东交民巷的西洋公使才有可能让他们停下脚步。”,恭亲王奕訢沉声说道。

身为宗室乃至旗人当最擅长洋务的人才,没有人比奕訢更了解那些西方列强的实力,虽然因为距离本土太远、无力投放太多军队,即使是最强的英国也没能力征服中国,但如果只是要灭亡“我大清”的话,简直就是轻而易举。

因此,现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强大敌人,恭亲王奕訢首先想到的就是向洋人借力,这也是几个主意当中最重要的,仅靠满清政府自己的力量,应付侵入奉天的区区一个日军师团都非常吃力,哪儿还有力量抵挡那些来历不明的“短毛反贼”啊?

“现在这种局势,那些洋毛子还不知道要怎么狮子大开口......”,慈禧下意识地叹息道,但她很快就露出凶戾之色,咬牙切齿地叫道,“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就算卖掉半个中国也可以答应,只要大清朝能够延续下去就行!”

恭亲王奕訢赞赏地点了点头,他一直认为自己的才能只在这位嫂子之上,之所以每次争斗中都成了手下败将,正是因为欠缺了她的那份狠辣。

不过光有洋人支持也未必就救得了大清朝,现在北京城里的洋人说到底也不过是纸老虎,能够拿得出来的武力不过是区区一点使馆卫队,各国全加起来也就几百人,如果那些“短毛反贼”不怕得罪洋人、执意强攻北京,这点武力根本就挡不住。

一旦北京城里的太后、皇帝、京官和八旗贵族全部覆灭,这大清朝也就彻底完蛋了,就算事后列强发兵灭了“短毛反贼”,恭亲王奕訢也不相信它们会帮助已死的清朝复辟,因为军阀混战的局面对西方列强更加有利。

“所以我们还需要立即做好撤离北京的准备,只要太后在、皇上在,大清国就在!”,恭亲王奕訢补充的这个建议获得了慈禧的认可,她可是亲身经历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这“短毛反贼”的行军速度比当年的英法联军还快,如果事先没有做好撤离的各项准备工作,说不定就逃不掉了......

“不过在撤离之前,还是要派兵出去打他一打,打输了之后,撤离京城才有充分的理由,如果连敌人的面都没见到就直接撤了,这朝廷就再也系不住人心了......”,奕訢接着又补充道,“顺便还可以试探一下短毛反贼的虚实,如果他们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那我们就不需要离开北京了,只需召集天下的勤王之师,则贼寇自灭!对了,奉天的十万大军也要调回来,反贼都快打到北京城了,还管日本人做什么?”

慈禧稍稍有些迟疑,“关外可是祖宗之地,我们满洲人入关时预留的退路,还有

最新小说: 大明:家妻上将军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异域之星球领主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 千秋之改 娇妻乖乖,慕总为她折腰为她疯 亮剑:老李要枪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