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都市言情 > 官途沉浮 > 第0376章 化险为夷(二十四)

第0376章 化险为夷(二十四)(1 / 2)

吴江凯打断道:“县里投资这条路你就甭惦记了,县财政的钱我有我的打算。说第二种。”

周海生吃了闭门羹,只好说出第二种:“第二种就是引进企业,可是我的想法还不成熟,只是在摸索阶段。另外,东关镇的软硬件设施都不完善,不知道有没有企业愿意来进行投资?”

对于资金的问题,吴江凯已经有了想法。他道:“我给你指条明道。你认为你们东关镇最丰富的资源是什么?”

周海生不知所措,挠了挠头道:“东关镇旅游资源丰富。”

“错!”吴江凯手中的笔重重敲在了桌上,起身一边活动身体一边道:“亏你还是东泉县人了,东关镇有什么资源你不知道?”

周海生一头雾水,擦了擦冷汗,道:“恕海生愚钝,还请吴书记点拨一二。”

吴江凯道:“东关镇不仅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还有强大的人脉资源。”

吴江凯一点拨,周海生醍醐灌顶,闭眼一拍脑门道:“吴书记,您说我怎么把这点给忘了,糊涂啊。”

吴江凯所说的人脉资源,是东关镇的福气,也是东泉县的资本。这里的人脉资源分两种,一种是“走出去”,另一种是“请进来”,先说“走出去”的。

1949年春,解放战争到了最为关键时期。**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新年贺词,激励中国人民向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最后的斗争。由于北方先得到解放,而攻占南方需要大量的干部,因此,“九月会议”后决定在北方集结抽调5万多干部,成立纵队,随人民解放军一同南下,投入这场伟大的斗争,全面接管南方新区政权。

东泉县在外当官的不少,尤其是东关镇比较集中,都是靠一个带一个走出大山的,相对比较团结。接到命令后,分散在各个角落的东关镇籍干部群起拥护,迅速自愿报名,随解放军一同南下。在去浙江的路上,有关领导人就做出了具体安排,到了南方后,至关重要的就是组建党组织,全面接管政权,并尽快恢复当地的生产生活。因此,谁去哪个县当县委书记,谁去哪个部门当一把手,在路上就进行了明确分工。解放军一攻破,各路人马就迅速投入工作。

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就这样一群人饿着肚子拼命地干工作,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拂去岁月尘沙,曾忆金戈铁马,用气吞山河的勇气丈量人生足迹,至今依旧能触摸到改天换地的心跳和脉动。当年飘篷万里,夙兴夜寐,励精图治,把一生的热血和智慧都浇灌在了江南那片炽热的土地上,融汇在了共和国那部金色的史册里,向为共和国做出贡献的“南下干部”致敬!

当年朝气蓬勃的小伙子如今已逐渐衰老消隐,他们的子孙已经留在了南方,而他们始终牵挂着远方的家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东关镇籍如同千千万万南下干部一样,有的官至副部,有的早已退休,而子女们有的步入后尘继续当官,有的开起了公司,经营着生意。每年到浙江召开同乡会,这群南下干部如论位至副部,还是退休的,都会全部到场参加。听一听家乡的土话和小曲小调,聊一聊家乡的发展变化,想起往事,纷纷潸然泪下,捶胸顿足。每次开完,一群人都意犹未尽,总要闹腾个两三天,才算作罢。

而“请进来”的人才是指当年插队的知青。像李昌奎、蓝羽秋,以及省建设厅副厅长蒋维升都是当年下放的知青,每个人的结局却不一样。京城籍蓝羽秋因结婚生子,又把事业放到了东泉县,待父亲得到平反后也没有回去。而李昌奎也属于留下来的,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市长的位置,这两位都是后期作为“可教育子女”下放下来的,属于非自愿,而早

最新小说: 重生1958:大兴安岭的狩猎人生 编制养毛茸茸,我带飞祖国成团宠 华娱这个青梅有点呆 投喂大佬,我家收购站通古今 掌心之外 我的江湖往事 师姐退后,让我来C 日娱之用爱发电 1987我的年代 山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