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们人才数据库里的资料……孟冬非常优秀,他第一次跳槽后就成了独当一面的基金经理,管理的资金总额超过20亿。两年来,国内的证券公司面临寒冬,他在这种环境下年投资回报也过了百分之十五,可见目光精准。也难怪他老板拉着他出去开私募基金公司还给他股权了。”
狭小的车厢内,年轻的女声交错。郗羽和孟冬的对话从汽车音响里传出来,蒋园坐在驾驶座上翻着电脑里的资料对李泽文发表着意见。
蒋园满意抑扬顿挫念完了资料:“我把他的资料发给你。”
李泽文膝盖上也放着一台笔电,他接到了蒋园通过局域网发来的文件,一目十行扫过,得出了几个结论:相当有自信、有能力、野心勃勃、有极强人生规划的年轻人。
扩音器里郗羽和孟冬的交谈还在继续,孟冬冷不防的表白让蒋园有点吃惊她吃惊地倒不是“孟冬喜欢郗羽”这件事,孟冬对郗羽的好感简直是白纸黑字那么清晰,而是他恰好到处的表白时机。
“真是个善于打直球的年轻人。”蒋园笑眯眯道。
她用隐秘的目光瞟了瞟李泽文,他对这个表白的唯一态度就是没有态度,随即再次翻阅起笔电的资料。
片刻后蒋园说:“还好,郗羽博士的套话水平比我想象的高,没让孟冬带偏话题。”
李泽文反问:“你以为她傻吗?”
“从智商上说当然不傻,”蒋园说,“但总感觉是那种没什么戒心的类型,被熟人问一句你最近研究了什么呀然后和盘托出,一不小心就被人骗了学术成果。”
李泽文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一个几不可见的笑容。
“戒心有多种表现形式,她是很单纯,但也有自信。如果她真的告诉别人她的研究进展,那她也有把握别人做不出来。”
“看来我对她的评价又要调高一分了。”蒋园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
李泽文转开了话题:“搜一搜孟冬社交网络里的信息,看看他的朋友圈里有没有的留学生。”
“已经开始做了。”
专业人士的素养可见一斑。蒋园早在回答的同时就已经点开了专门用来搜索几个社交网站信息的专业爬虫软件。
数据库里的资料迅速丰富起来,“喏,他社交网络不太丰富,发表言论不多,主要关注科技新闻、经济新闻和母校新闻,但除此外还有点内容。”
一分钟后她眼睛一亮:“查到了,你没说错。”
电脑界面上显示的众多资料是关于孟冬和一个叫钱方堂的人在社交网络上的一些互动。公开资料显示,钱方堂是计算机系的h,和郗羽同届。孟冬和钱方堂互相关注着对方,互动从六年前开始,两人在社交网络上针对同一件事发表意见五次,互相圈了对方四次,还有合照一张,交情可见一斑。
蒋园看着屏幕上的资料,一脸满足道:“所以我一直认为社交网络是21世纪至今为止最伟大的发明。有了社交网络,我们做背景调查起码节省70的精力。”
“搜一搜他们交谈的内容,”李泽文说,“用羽南极男友女神当关键词。”
蒋园挑了挑眉梢用“你怎么这么了解”眼神看了一眼李泽文,奈何李泽文并没有解读她眼神的雅兴,连头都没有抬起来,蒋园只好乖乖做事无法吐槽。片刻后她一拍大腿:“又一次被你说准了,孟冬的确暗戳戳的关注着郗羽呢。”
李泽文一副意料之中的神色。
“话说你怎么知道的?”蒋园追问。
虽然两人认识多年极为熟悉,但蒋园也无法随时跟上李泽文的思维模式,好在她素来有不耻下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