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破了他如今的窘迫之境,已不知该如何回答赢轩。
“本公子府中尚未缺客卿,先生若不弃,愿意月俸百两酬于先生。”
说话时,赢轩含着笑意的和萧飞鸿对视。
月俸百两,足以和一个从二品的侍郎俸禄禀美,萧飞鸿闻言也不禁为之所动,但还是在短短一瞬间便掩盖了那一丝震动,看着赢轩直言道“公子出如此重金,所求恐怕不是在下吧。”
“先生果然坦率,那本公子就直言了!本公子初来宋国,人生地不熟,手下有一些产业尚需人来打理,先生若能请来一些有些头脑的人来帮本公子管理,那是最好不过。”
果然!
如萧飞鸿猜想的一样,赢轩看中的并不是他个人,而是他身后的整个人脉网。
萧飞鸿本是维利之人,若是能得到好处,将那些同窗好友拉下贼船倒也算不得什么,他担心的是自己和赢轩过多亲近,影响了将来的仕途。可当他想起家中父母为供他读书,至今还在在外辛苦劳作,而自己至今却还是一无所得。念此,萧飞鸿便再也犹豫不得。
“公子盛情,在下难却!”
见萧飞鸿谈拢,赢轩自是欣喜,只要萧飞鸿能拉来一帮人,自是能省去自己一番工夫。
赢轩笑眯眯的看着萧飞鸿,意味深长的说道“本公子这些产业涉及隐秘,还请先生能为我找些信得过的人来。”
萧飞鸿自不是愚笨之人,听出来了赢轩的弦外之音,赢轩将这些隐秘产业交付于自己,而自己不过和赢轩只有两面之缘,如何让赢轩信自己用自己,便看自己如何把握。
“公子之意,在下明了。烦请公子等上一月,在下即刻书信联系好友。”说完,萧飞鸿目光也是迎上了赢轩的眼睛,又道“还请公子安心!”
显而易见,萧飞鸿读懂了自己的意思,赢轩笑道“将这些产业交给先生打理,本公子十分放心,日后先生只需每月递交账本即可。”
投名状,这是如今乱世当中不成文的规矩,但凡是投入君王公子、派系大臣幕下,都会被动或主动的交出一份投名状使自己的主君得以心安的重用自己。
当然,一些名扬天下或者满腹才华的士子名儒就大不相同了,他们往往会受到无数势力的热捧,莫说要如何对自己的侍主表忠诚,在他们出山之前往往都是那些权势滔天之辈主动诉说心中抱负野望,恳求其出山。
就比如张仪,此刻虽默默无闻,但其才华赢轩在了解不过,纵然是在当今豪杰并起的时代,张仪的才华也当是顶流之列。因此,赢轩此刻才会对张仪礼贤下士,以国士待之。
“去吧!”
赢轩挥了挥手,示意道。
看着赢轩面色淡然,毫无之前礼贤下士之意,萧飞鸿微微一愣,随即恭敬的朝赢轩行了一揖“诺!”
萧飞鸿转身欲走之际,赢轩又道“你若放心不下家中老小,可告诉方才引你前来的人,他自会派人接你家人在此安顿。另外,过几天我会派人送一笔钱给你,他会告诉你具体事宜。”
闻言,萧飞鸿便知赢轩之意,一是为了安顿好自己身后所忧,好让自己全心全意的为他效命。二则是用他的家人来牵制他,虽然萧飞鸿不知赢轩所做到底何事,为何要如此隐秘。但赢轩的所为让萧飞鸿心里有些不舒服。
“在此做事终究不是正道,罢了,等到明年秋天科举开始再作打算!”萧飞鸿心中暗自想道。
待萧飞鸿离去,赢轩细眯着眼睛端起茶杯慢慢饮着手里的这杯狮峰龙井,看着萧飞鸿离去的背影,露出了一丝笑意。
赢轩自然明白萧飞鸿此时并非真心为自己做事,不过是为了度过眼前的困境,继续在汴京城里读书,能够及时了解到下一届科举的一些风向,更是为了减轻家中老父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