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穿衣都用布票,一个人就那么二尺八,吃穿的自己都不够自然也没的礼物带。
所以,这大食堂的第一年,女人们走娘家就尴尬了——回娘家带什么礼物?
有些女人就借口天冷、孩子小不宜出门,索性就不回娘家,等天暖和再说吧。
张够是不愁的,因为她年前就给爹娘送了礼物去,她爹娘说年后就不用回去了,现在他们食堂吃饭定量,闺女回去也没的吃,想让闺女带吃的也不现实。
所以,就不要回去。
丁兰英跟张翠花商量,能不能把晌饭带着路上吃,这样去娘家也不用吃东西,耍耍就回来。
张翠花没有意见,让她去食堂和何桂兰说。
周诚志一合计就给每个要回娘家的妇女发一顿饭的干粮带着,让人家食堂给热一下就好。
丁兰英也没带孩子,毕竟冰天雪地不好走,她觉得自己回去一趟就行,这样侄子们不用再出门。
莫茹也和周明愈商量,“小五哥,要不我们也回一趟?”
两人之前计划好的,孩子大一些就去莫妮儿家看看情况。
毕竟她穿了莫妮儿的身体,就应该替她担负起赡养爹娘的一部分义务,周明愈自然同意。
张翠花担心孩子太小跟着在路上受冻,随即一想,大仙怎么会受冻啊,肯定有办法的,要不也不可能去拉石头还带着孩子呢。
她都不敢细想!
不过她还是委婉地说一下,问莫茹要不要把孩子留家里她帮忙看着。
莫茹原本想把周七七放在空间的,既然张翠花说,那她就留下。
张翠花现在也没事儿,就是和几个老婆子拉家常,看孩子,孩子交给她绝对可以放心。
“那就麻烦娘了。”莫茹就和周明愈去领了两人的口粮,收拾一下回娘家。
她不知道莫家庄的情况,但想来莫家条件不会太好,否则当初不会把一个傻闺女换一麻袋地瓜干。
她就装了一小口袋窝窝头,带了几斤絮棉,两斤红枣,还有一小口袋地瓜面,两个大吊瓜,反正她的囤货基本都在空间里,挎着一个小箢子掩人耳目,到时候看情况给东西。
因为都回娘家,他们自然也不会去队里借牲口和车,也步行过去。
她穿着棉袄外面再穿上军大衣,走一会儿都觉得热。
莫家沟距离周家村和宋家村差不多距离,只不过一个在西北角一个在东北方向。
莫家沟在东北方,十一里路,现在俩人腿脚轻快,个把小时就能到。
一路上所过之处都光秃秃的,没有树木少了很多景致,田野里白雪皑皑,要么就是稀稀拉拉的麦苗,要么就是厚得吓人的麦苗,要么就是翻得很深的沟什么庄稼都没种。
他们经过几个村的时候,有的冷冷清清的见不到人影,偶尔见到也是一个个面黄肌瘦,神情呆滞,行动迟缓,眼神都木然得很。
莫茹看得有些心惊,感觉像穿越到末日游戏里,随时都能有什么东西跑出来拦住他们的去路。
看这些人跟他们生产队简直是两个世界呢。
“小五哥,他们这是饿的?”
周明愈点点头:“看这样子是,好像比咱们那俩队饿得更厉害呢。”
两人一边走也探讨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不是所有大队都像先锋大队那样把男劳力拉到钢铁厂炼钢,还是留一部分人秋收。
造成眼下这种情况,两人觉得,一个原因是秋收的时候社员们磨洋工,粮食直接挖坑埋在地里,浪费很大。第二个原因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