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民和李小萍是事情的知情者,当然是最自觉地进行着这一系列做法,上次帮李小萍判断试卷问题的老师似乎也有点明白了杨一民的意思,所以最后一周,大家几乎是孤注一掷地将复习转入三套模拟题。
但杨一民此时却例外地强调大家得重视基础知识的要求,让老师补补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他找了学校初三前二十名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主要是针对性的鼓励,缓解紧张情绪、增加最后冲刺的有效性。
在高考刚刚结束的几天之后,杨一民亲自带队,带着学校八十多位学生来到县一中,这个一年前在这里工作的地方,参加阳明市统一组织的中考。
第一堂结束,县里各个学校的学生都反应今天语文题太难,特别是作文,更是结合了最新的一个时事新闻事件,许多学校学生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这却是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关心时事和国家大事是很正常的要求,所以老师们是无话可说的,应用能力的考题比例提高打乱了大家教学的节奏。
杨一民是比较担心语文的考试的,一是这个学科的考试后,自己最后二十天的计划是否成功就可以看见效果,自己辛苦的付出是否得到回报;二是李小萍是两个班的任教老师,李小萍的教学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一步她的上升,特别是如果想调动的话,这是太关键了,而且也是关系到学校老师对自己如此信任李小萍的一次检验。
结束下来的学生早就围着李小萍谈着试题,听着学生的描述和学生脸上兴奋的样子,杨一民心里略略安心,虽然不好问,但知道自己的功夫肯定没有白费。
学生安排去吃饭了,李小萍悄悄走到杨一民身边,“一民,我们的优势至少二十分以上,作文是我专门讲过的,而且不止讲过一次,应该说所有学生都会做了,而且学生已适应了这种出题风格,做起来很顺手。”
“好,那就好,小萍,祝贺你。”杨一民心里高兴起来。
接下来的考试,让每位石门初中的初三任课老师感到了杨一民的神奇,英语老师在学生考了试后,来到杨一民面前,说道:“杨校长,你真神了,这次考试三个阅读类的文章我们都做过,虽然在不同的试卷,内容也略有变化,但大体是一致的,学生都能做。”
杨一民淡淡地说道:“练多了,自然就会遇到一致的东西,英语的阅读内容虽然很多,但除了以前考过的,超纲的,也不多了,大家运气好点,你给学生说一下,不要太兴奋,要充分估计后一步的困难。”
果然,第二天的数学成了最难的试卷,百分之六十的基础题过后就是很难的题了,石门中学的学生也被打了一闷棒,杨一民看见每个学校学生出来都清一色不安的脸,有点担心方小玉,他走到方小玉面前,打算了解一下情况。
“方小玉,现在知道啥叫难题了吧?”
“不难啊?”
“你真的是这样觉得的?”这让杨一民很意外。
“是啊,难题实际上我们都练过,只是变了变形,说法不一样,解法却是一样的。”
杨一民长长舒了一口气,这正是出题人的一个技巧,这样出题,自己学校成绩好的学生是肯定能做得到的,但却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如果这样的话,石门中学前十多名的学生是能够完成这些题的,自己的优生是不会受到影响。
理科综合(物理化学合卷)考试却出现了奇怪的现象,本来化学一般来说比物理更容易做,学生是怕物理考试的,但物理却成了石门中学学生做得最快的、被学生认为最简单的题。
但并不是其他学校的学生就是这样认为了,从其他学校物理老师问了学生后失望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