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华反应还是够快的,一阵沉思后,他认为,这样更能让他发挥自己的能力,因为自己一直主抓教学,有经验,如果能专门负责一个教学部,出了成绩自然有光,而且听杨一民的口气,如果自己负责一个教学部,自己可能会有更多的独立权力,这样,利益也就会自然增加。
还有一点是他认为,自己和向红梅比,向红梅根本就不是对手。
而向红梅担心的,却正是这样,以前当啥事不管的校长日子过得多了,按这样的方式,自己的问题可能马上就会暴露,心里一阵紧张,她打算坚决反对。
但陈正华首先发了话,“杨校长这种思路很好,这样有利于综合统筹,但这样会不会出现两套班子,破坏团结的局面呢,这一点还得考虑,但我认为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这样做是肯定有好处的。”
“杨校长,我觉得这样分工不太好吧,一个学校,两套班子,不是分裂吗?而且这样有很多会是重复管理和重复劳动,是不是再考虑一下。”向红梅和杨一民接触很多次,知道杨一民想好的事,往往是会一直执行下去的,但此时也顾不得那样多了。
杨一民说道:“任何事情都有利也有弊,我们学校的特点决定了在管理上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说教学管理,小学和初中是不一样的,教务处和政教处在管理上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往往就会出现问题,所以我提出这样的办法也是考虑这个问题的。”
“杨校长,要不在处室人员配置方面,考虑一个副职,这样两个人分开管理,我们校长还是不变,负责统筹,达到更好的效果。”向红梅说道。
陈正华不好再说,的确,如果单独负责了,自己得累很多,哪有现在舒服,这种思想影响着他的决定,而且他不知道杨一民到底是啥态度,所以不急着进一步表态。
杨一民说道:“是啊,至少两个部门要配副职,而且总务上也得增加人手,食堂小卖部的改革必须到位。”
两人点点头,杨一民说道:“这样吧,你们提一提,在中层干部方面,有没有好的人选?”
要变的是政教处,所以向红梅说道:“现在政教处的人真的很难找,这事我还得好好考虑一下,冯敏倒是有一定经验,但我觉得至少当正职还得要男老师。”
陈正华有点明白杨一民的意思了,说道,“杨校长,教导处就让李小萍老师进来吧,她在石门搞出那样好的质量,我认为是可以信任的。”
杨一民想了想,说道:“我是这样想的,如果你们两人分教学部负责,主要的中层就由你们点将,如果不分开的话,我就得综合考虑很多因素了。”
“学校现在要抓管理,要抓教学质量,不调整中层,他们也想不出啥办法,我的初步想法有两点,一是轮岗,一是提拔新人。”
“对于教学,我们要大胆启用新人,在初中教学管理上,李小萍的确很不错,这也是我通过局里将她直接调到我们学校的目的,小学教育方面,我认为蒲红霞相当不错,我到过林风小学,还亲自听过她的课,又调查过她的教学管理,很不错,我们学校教学要出成绩,必须用这样的人。”
两人一听,觉得杨一民这样的选择虽然不错,但却很冒险,一是这两个女人的能力到底行不行?二是杜喧的位置如何放,难道杨一民想让杜喧也调下来。
陈正华和杜喧之间,有很多利益交集,而且此时如果不为杜喧说话,某一天杜喧知道了,一定会对他有意见的,于是他说道:“杨校长,杜喧教学管理还是有经验的,我们学校教学质量的问题主要还是生源质量的问题,而且我担心,新提拔的两个同志搞教学,会不会水土不服。”
向红梅心里倒暗暗高兴,如果杜喧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