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阳光丰沛,阳光炽烈, 蝉鸣如同涨潮时的海水。
难得有个安逸的午后, 上午刚刚下过雨,空气里还泛着潮,阳光懒洋洋的, 透过咖啡馆大片的落地玻璃窗, 映在人身上。
店内在放一首很柔软的歌, 倪歌望着窗外, 道路上车水马龙, 异国他乡,景物倒是大同小异。
“……倪?倪。”
她走了一会儿神, 被坐在自己对面的人轻轻拍醒。
“倪。”Arthur语气担忧,用蹩脚的中文问,“你病了吗?”
“……”
倪歌有些抱歉, 赶紧摇摇头:“没有。”
微顿,她又软声道:“不好意思,我刚刚走了一下神……请说法语吧,没关系,我听得懂。”
“倪,我的新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谈, 如果你今天累了, 我们可以改天。”然而Arthur非常坚持, 用中文继续道, “或者我送你去酒店, 你先睡一觉?”
“别别,就今天吧。”
“倪。”Arthur很执着,“你可以回去休息,我们明天见。”
“……”
倪歌头痛欲裂。
她捂住脸:“明天我不想见你。”
外面阳光正好,日光流泻在Arthur肩头,明亮的光芒一束束照进来,灰尘浮动,将他整个人都笼罩进去,温暖而模糊。
他沉默半秒,妥协:“那就来谈谈实习的事吧,你愿不愿意留在巴黎?”
倪歌想起来了。
刚刚他就是问了这个问题,她才情不自禁,开始发呆。
她想了想,放下手中的咖啡杯,挺直背脊,语气柔和而坚定:“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留在巴黎。”
——这是她来巴黎的第三年。
平心而论,回顾这几年的交换生活,倪歌非常庆幸自己出了国。
她在巴黎不仅学到很多东西,也极大地扩充了朋友圈。无论是在翻译技巧还是在语言熟悉程度上,她的收获都很大,明显感觉自己迈上了新台阶。
——但是。
在巴黎遇见《地平线之外》的作者Arthur,并且这人竟然是她实习报社的老板,是她做梦也没想到的事。
在倪歌的印象里,《地平线之外》的作者非常冷门,别说在中国,就是在他们自己的国家,也没什么人看他写的书。
以至于她偶尔在脑海中勾画他的形象,想到的都是范进一类的人,一生郁郁不得志,凄苦无依、漂泊不定,又愤世嫉俗。
结果完全不是这样。
Arthur家有一个家族企业,他是唯一合法继承人。只不过他的心思全在写书上,不怎么打理生意,才偶尔开家报社来玩一玩。
——好巧不巧,倪歌在巴黎的实习单位,就是他开的报社。那是巴黎最大的传媒单位之一,是留学生们趋之若鹜的地方。
但是因为倪歌最开始在心里给Arthur树立的人设过于穷酸,所以她完全没把两个人联系到一起。
只以为是同名。
直到她在实习一个月后的某天傍晚,在公司门口,遇到小心翼翼的、怕吓到她的、不敢大声跟她讲话的……公司老板:)
倪歌才知道。
当初黎婧初的事情被爆料出来,连带着Arthur的书也小小地畅销了一阵子,这场跨国侵权案在网上闹腾了一年多,才渐渐平息下去。
于是Arthur非常好奇,最初是谁发现了这些事。
他顺藤摸瓜,摸到了倪歌。
倪歌得知这一切后,内心卧槽极了。
她非常委婉地问:“您已经家财万贯,为什么还笔耕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