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让他们来做...报馆又没有给他们涨工资,所以大家各自负担啦。
滚烫香甜的米酒煮糯米丸子,米酒本来就有活血的作用,一碗喝下去不止手脚变得暖和起来,脸上也变得红扑扑的了。连翘很会做人...准确的说是她不差钱,所以手很松,买了好多份,一个屋子里工作的女孩子人人都有份。
至于男子,那还是算了,她可不想惹闲话。明明是做好事,最后却让人说。这个时代虽然男女大防的风气没有她本来世界的古代那么严重,可是依旧是有人多嘴多舌的。
刘盈盈一面吃着甜汤,一面和连翘说话,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了,没有上午那么忙,倒是能够悠闲一些。
“你说《一刻说》的姚主编是如何想的,怎么将你的短故事放到现在才发表?”刘盈盈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和连翘八卦了起来。
众所周知的,一份报纸创办之初最好能够一鸣惊人。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什么这几个月要用名作者的作品带人气?还不就是这个道理。
而另一个众所周知的现实,乔琏或许只不过是嘉定第一报馆的一个新人,但却是现在报馆人气最夯、议论度最高的存在。随着她的作品热度不断发酵,那些早不知道多少年出道的前辈被一股脑压倒了!
如今《宦海》正当红,甚至随着东华书社的运作,发行单行本之后在整个江南地区都有了名气。《一刻说》作为一份月报...做得好的话或许会变成日报,这样一份报纸有什么理由不赶紧抱大腿吗?
任何的行业都是讲资历的,但是所有的行业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冷酷无情,当一个作者能带来的利益不如后辈的时候,资历什么的也就是说说而已。
按照刘盈盈所想,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在《一刻说》第一期的时候就发表连翘的作品,名气是一方面,小说的质量是另一方面。实际上,看过连翘的那篇短篇小说之后她就敢打包票,其他人的作品一定比不上!
再一次证明了,做得好的人什么都做得好。所谓只能专注于一种的,或许只不过是他们还不够好。
连翘淡淡的‘唔’了一声,这件事她却是还知道一点。
要知道职场这种存在,有的时候一些消息是瞒上不瞒下的。底下的人都传遍了,可是上面的人还不定知道是怎么回事。
说起来也很简单,《一刻说》的姚主编其实也是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非要说的话,其实这件事和连翘的关系很大。在过去的一年不到时间里,乔琏这个笔名从一文不名到大红大紫,这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大好事。如刘盈盈,如《朝日报》的其他人。
但是对另外一些人来说,事情就没有那么美好了。
譬如说嘉定第一报馆那些出名很久的作者们,风头被一个后辈盖住了算是一样,另外就是实打实的利益问题。市场是有限的,特别是嘉定这种小地方,容量更是大家各自心里有数。
这次《一刻说》上小说发表的排序问题,其实不过是这种斗争的具体化。
那些老作者想让报馆拿出一个态度来,至少不能承认乔琏的‘龙头老大’地位。
最终《一刻说》选择了屈服,或者说报馆也默认了这种屈服。所以才有了连翘的作品这么晚出来这件事,各方妥协的结果。
刘盈盈满脸的不可思议:“就为了这个?可是他们难道不怕你——”
话说到这里,刘盈盈自己先停了下来,因为她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关窍。是的,报馆顾忌那些老作者的态度,却不是很怕乔琏不满。原因很简单,一个宝贝再值钱,那也只有当他属于自己的时候才会让自己宝贝。
连翘的《海上归来记》签在嘉定第一报馆,《宦海》也签在嘉定第一报馆,在大约说定的字数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