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很多优秀的都是这样的,前面的内容从来不是没有用的,后面的结果也必定有自己的铺垫。只不过有的人能看出来,有的人对于过于隐晦的伏笔没有多少敏感度。
许文华显然已经看到了几处关于人物命运的猜测,丢下第一册,去翻最新的单行本,最新内容中果然有更多更精细的猜测。放下书,他的表情相当微妙。一方面连翘用这种行为充分地表明了她对他的了解,另一方面,他又有一种不太开心的感觉。
我的已经这样没有惊喜感了吗?一半不到,后面的人物命运就已经一清二楚了!说不定这时候让连翘续写,能够写出和他七七.八八,大差不离的东西呢!
朱敏显然注意到了许文华古怪的神色,于是也拿起了连翘批注过的《金钗记》翻阅。他不是许文华,当然不知道中未来的发展是不是如连翘预料的一样,但是光是他能够评断的部分,就已经很惊人了。
不要以为注释一本就比写一本容易到哪里去了,这需要的是两种完全不同方向的才华!而且是对许文华的做出这样深刻的解读...要知道许文华的有一点很出名的,如果只是图个乐呵,那可以读的很容易。可要是想要读的深,那就属于相当困难的一种了,一点都不必那些严肃文学来的轻松。
朱敏甚至觉得自己翻阅了一下连翘的批注,对许文华这部《金钗记》了解上了一个新台阶的同时,对于‘’本身的认知也有所提高。要知道连翘在注释中所使用的很多分析习惯真的非常厉害,不只是直指了《金钗记》一部,应该说直指了很多!
“乔琏先生,这有注释的《金钗记》借我拿回去读可好——若是能借的长久一些就更好了,我还想抄写一遍。”朱敏虽然平常很没干劲的样子,实际上对于提高业务水平也是有想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