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时候也觉得奇怪,她见过的其他的男子,家中的老爷、大少爷、姑爷,还有家里帮忙做事的长工、男仆人,全都可以摸到脾胃。只有许文华,行事是小桂儿从来不懂的。
那贪吃小子果然立刻变得好说话起来,收起铜板小声道:“自然是看重的,那可是乔琏先生...乔琏先生知道不知道?如今满苏州,满江南最红的红人,和咱们家少爷一样红!而且家住的离咱们家也近,平常咱们两家交往很多。”
虽然家里的小少爷是写出名的,但是老家许宅并没有特别关注这一点。乡下地方不好订报纸是一件,更重要的是许父许母两个老人家对此并不感兴趣,许母更是不识字,自然不会有读的事情。
只有许家大哥许武英,偶尔去镇上去苏州城里,会捎带买几本当红的,回去消遣看一回。
后世的人很难想象城里和乡村差距这样大!乡村固然不如城市有高楼大厦、有各种服务...但基本上不会出现城里一个普通的事情能让乡村人看不懂。一般来说乡下的流行会比城里晚两三年,仅此而已。
古代就不同了,城里和乡下的生活,完全是两个世界!
苏州城里的百姓有数不尽的消遣,乡下的百姓,哪怕是许家这样的富户,也没什么事可做。还有这件事,读是如今已经席卷天下的消遣了,提起‘西湖客’许文华的名字,无论是在哪个大小城市,那都是有人知道的。但回到乡下,问遍整个村子,恐怕也没有人知道。
这种环境中,小桂儿最多知道许文华是做什么的,但具体的这上头的事情,她真是一概不知。至于贪吃小子说的‘乔琏先生’,她哪里知道!听了一回还当是与自家少爷相交的男子呢,也没有多打听。
直到又过了两三日,家中宾客满座。小桂儿在厨房里偷看外头,看进来的人有男有女,不由得咋舌:“这都是未婚的女子罢?怎得与男子这样亲近?还来咱们家中做客?”
厨房里掌勺的路嫂并不是许文华的家奴,而是一位手艺精湛的厨娘。她这种厨艺不是一般奴仆可有的,正常境况下也只能雇佣一位。同时她也是苏州本地人——这个时代的苏州有一些像某个时期的上海。
当时的上海是全国当之无愧的中心,对外地人总是有些看不上的。
路嫂自诩是极有见识的苏州人,自然看不得小桂儿这副没见识的做派。当即嘲笑道:“那不过是你们乡下的做派!如今城里地方,女子都出来做事了,哪还有那许多老掉牙的讲究——你看看那位乔琏先生,她也是女子呢!可是人家靠自己,全苏州都服气她!我们做女人的,要学就学她这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