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华阳叔始终对婶婶旧情难忘,也不愿耽搁别人家的姑娘,便一直这么等着。
直等到合离之事终于不再惊世骇俗,等到婶婶拿着一纸诉状,将她那宠妾灭妻的夫君告上公堂与之合离,华阳叔这才有机会同婶婶再叙前缘。
我听了原委之后登时了然,大姑姑当年也是因人一封情信而险些丧命,难怪我爹对这事儿这么气呢。
说到我大姑姑,我就不得不感叹一下了。
我大姑姑被世人尊为生物学开山祖师的时候,女子尚且不能科举入仕。
她能在那时开创一门全新的学科,这难度比我当上首辅都高。
还有我二姑姑。
什么传奇女商啦,济世救人女医圣啦,说的全都是她。
以我二姑姑为原型改编的传奇话本已经数不胜数了,我小姑已经很多次都想同那些说书人收银子了。
比起二姑姑,我小姑的名声就没那么大了。
用我爹的话说,我小姑那叫大资本家,手上端着无数人的饭碗,一朝行差踏错就是要被挂路灯杆的,还是低调些行事的好。
灯我倒是知道,但路灯杆又是什么?将灯挂在路边的杆子吗?
听上去同工部最近琢磨的电灯有点关系。
据说那电灯耀如明日,是必须得找个地方高高挂起才能用的。就是如今性能不稳,容易爆裂。
我觉得,不愧是工部那群人琢磨出来的。
当学生的时候天天引雷烧火炸学堂,入仕之后也不忘老本行。
但是我觉得低调行事这句话,我爹应该说给他自己和我娘听。
毕竟我娘可是海外圈地第一人。
当年关于圈地的新政出台后,我爹都不知被人骂了多少句以权谋私了。
要不是当时在位的皇上是我师弟,我觉得我爹如今的坟头草都得有三米高了。
说起师弟,其实我有两个师弟。
我算是我爹的大弟子,我妹穆安陈是老二,当今皇帝是老幺。
排老三的那个,如今是当朝一品镇海将军,统领大炎水师。
听说我师祖当年把三师弟送我爹这儿来,是想让他科举入仕的。
结果叫我爹教着教着这人就跑去参1军了。
也不知道我爹回去见师祖那回有没有挨师祖的揍。
好容易回一趟家,又是受气又是挨揍,想想怪倒霉的。
在这方面我倒是比我爹强一点。
因为让我爹受气的那群糟心亲戚,到了我这一辈,关系就已经很淡了。
我可没啥糟心亲戚能让我受气。
我没有冷嘲暗讽的意思,我是想明着骂的。
我爹那位隔房的弟弟,当年可是一心想跟着我爹回京城的,那一家三口为此甚至不惜在我两位曾祖的灵堂上闹起来。
当时我爹刚当上首辅没几年,一堆御史言官等着拿他做政绩呢,不然我估计我爹是得动手打长辈了。
嗯?我竟写出来了?
罢了,写就写了,我爹当时就是准备揍大房那仨人的,没动手都得亏我娘拦着。
永兴大1帝都能堂堂正正骂亲爹,我爹当年也是永兴大1帝心腹,自然是要上行下效,做光明磊落之人的。
唉,难怪我大姑姑这么多年都不想回去。
说起来,我大姑姑其实还有三个一母同胞的姊妹的。
三姑姑我见过,很温柔的一个人,是城里小有名气的女医。
在我两位曾祖去后,我曾想请三姑姑来京城游玩,免得她被那一家子缠上。
可我三姑姑说,她得在县城里待着,看着我那四姑姑。
我想想大姑姑当年落难的因由,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