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日周旭安走的时候,春雨除了没去送的小小难受外,其他的倒是没有时间考虑了,因为她要整理好心情好好筹谋自己的生意了。
昨天郭林托了信说是与那个有背景关系的同窗说了,与春雨约好了在雨初香酒楼见面。
春雨便在二楼的雅间设了宴席,请了郭林的两个同窗吃饭。
原来郭林这同窗张赟,竟然还是那张太后娘家的堂兄家的小儿子,自小聪明伶俐深受家里人喜爱。他与他姐姐张萱莹还经常随二堂婶和母亲进宫里给太后请安,他二堂婶正是张太后嫡亲弟弟寿宁候的夫人刘张氏,而且还是那龙虎大将军刘先锋的亲妹妹。
春雨听了倒是觉得挺巧合的,她记得周梦雅说的她有个相好的闺友楚乐语,正是那刘先锋的嫡亲外孙女。虽然说这与她是没有关系的,但还是让她觉得这京城的贵族圈真是小啊,随便的都是有些沾亲带故的。
那张赟虽然是贵族子弟却没有一丝纨绔之相,反而是勤奋好学乐于助人,他就是与郭林在诗会上认识了,相谈甚欢便结交了朋友。
这次听了郭林的友人有事相求,便二话不说就来了。等他见着春雨时,先是一愣随即又很是爽朗的笑了,还说以为是以为文人朋友没想到竟是一红颜知己,倒是把春雨燥的不轻。
不过事情还是挺顺利的,张赟的父亲如今正好是在户部担任郎中,而他的姐姐张萱莹则是嫁与最年轻的户部右侍郎赵正志做了继室。有这些关系在,张赟在户部的关系可谓是硬得很啊。
而且户部本来就是主管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侍郎掌稽核版籍、赋役实征等会计统计工作。其日常工作有为移民垦荒,招抚安置流民,以鱼鳞图册、黄册为根据,抑制豪民兼并;以限田裁异端之民;以树艺课农官;以草地养马放牧;以电种召佃尽地利;对多年积欠赔累可根据情况给予蠲免;根据各省收支情况,调剂余缺;差役的减轻免复;对灾区贫老的抚恤救济,对有功人的赏赐;权量市籴,评估物价;征收山泽坡池、关市、坑冶之税;赡军输,督漕运,赡及转输屯种,开中以实边,和百官俸禄支给;定期编造户口册籍,调整户等……
这么好的后台春雨也是想以后还有需要,便想着送了银子给张赟,让他帮忙疏通关系好给车行上个正式的商籍。谁知张赟却是拒绝了,不过倒不是拒绝帮忙而是拒绝了银子。
这让春雨很是不理解,郭林却笑着说他之前还赢得了一套古方歙砚,这张赟极其想要,便以此送与他即可。
还有一点让春雨很是高兴的是,这张赟也是个挺爽朗的人的,也不问春雨他们具体做的什么声音,只说了他们到时候需要入商籍的时候找他便成。
然后在吃完了饭,春雨送走郭林和他的两个同窗后,她和张虎子还有些不敢相信竟然一分钱没有花成,事情就算是初步解决了。
毕竟那送与张赟的砚台是郭林诗会所赢得的,而来这雨初香酒楼的钱也是不用掏的,因着周旭安当初开这雨初香就是为了离得春雨家近,好有个照应,那酒楼里上到掌柜的下到厨子小二和杂工,内部的谁人不知对面的便民福铺里的春雨姑娘就是未来的主母啊。
春雨和张虎子回到了店铺后便把账本取了出来,除去春雨手里留下二百两银票不动外,他们所有的流动资金便只剩下八百两了,而郭林也是最多投入二百两,合计也是有了一千两。他们这次是准备去那外城里面开车行的,要想买店铺怕是这一千两也是差的甚多吧,还有那黄包车的投入,所有算下来只能暂时租房了。
想着还要先去寻找那京淮帮的白虎堂,春雨和张虎子商量了一下便觉得先不去吴三的牙行里,就先去阿财给春雨说过的山川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