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洼的人改变方向。
那些跟着进山的难民们,经历了山匪一事后,抱成团,从山上绕行边口镇,往南走。
那些人离开,老村长提在胸口的气,随即放了下来。
肩上的担子瞬间轻松了不少。
这些天,他既要防着他们,又为他们的安全担忧。
毕竟,若真到了紧要关头,他也不可能白白看着他们丢了性命。
希望他们能真正团结,顺利到达南方吧!
……
在山坳里的一处平地上,李家洼前来打探的人,终于看清了升起黑烟的地方。
这是一个隐藏在深山凹里的村落。
房屋是用枯枝败叶搭起来的窝棚。
数了一下,也就二十几个。
中央地带一堆枯枝燃烧着,升起阵阵黑烟。
跟着老村长前来打探的几人,学着老村长的样子,趴在地上。
“咋只有烟,没有人啊?”有人小声的问。
“是啊!这也太奇怪了!”
“这里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村子。”
“看起来,更像是和我们一样,逃荒的。”
就在这时,上山方向下来十几个人。
有男有女,肩上扛着锄头,手里挎着篮子。
灰头土脸的,衣裳也破烂不堪。
一行人看起来,像是做了农活回来的样子。
“老村长,咱出去问问吧?看他们的样子,和咱很像啊!”
老村长点了点头。
这些人看起来,确实是土里刨食的农户人家。
晒黑干裂的肤色,不是能伪装的。
老村长叫上三个后辈,一起从树林里走出去。
留下四个,继续趴着等消息。
两方人一对上,各自都楞住了。
“你们是谁?”
老村长连忙行了个礼。
“我们是从边口镇外村来的,逃荒路过这里。带出来的水没了,不知道能不能给我们些水?”
不是老村长不够坦诚,不拿钱买水。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钱这东西,能救人,更能害人。
即使是要花钱买,也得先把对方的情况弄明白了。
一个中年汉子走上前来,对着老村长等人,打量了好一番。
“原来和咱一样,从村里出来逃荒的。来来来,老叔,这边坐着说。”
中年汉子就这样把四人请了进去。
这人叫李长贵,逃荒前在边口镇做苦力。
后来镇上粮价飞涨,又没有活做,只能出来逃荒了。
路上又和一些难民相识,路过这座山,找到了水源,就和他们在这定居了。
一番思索,老村长让林子里等消息的人,去把村民们带过来。
听到有水,林子里的人高兴坏了。
飞一般的将藏在林子里的李家洼村人,都带了进去。
原本不算大的山坳里,一下热闹起来。
李长贵模样长得合善,待人也热情。
大伙一进村,二话不说,就把自己营地里的水,都给了李家洼的人。
老村长待人处事,都是来得去得。
立刻让各家拿出一碗玉米粉,与他们换水。
李长贵先是一楞,而后脸上的笑慢慢淡了。
尤其是那一篮子的玉米粉……
李长贵看上去心事重重。
一旁的李三水眉头紧拧。
再看看这里的人,年纪和阿爹阿娘相仿,却不见这营地里有老人和小孩。
“看啥呢?咱得赶紧把水袋装满。”李大